• [单选题]下述的不包括在实现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意义中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增加了实验室的生物危险性


  • [单选题]酶免疫技术中标记物制备的直接法常用
  • 正确答案 :B
  • 过碘酸钠法


  • [多选题]CD抗原目前的应用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
  • 用于白血病分型

    免疫细胞亚群的功能和配体发现

    肿瘤的转移研究

    骨髓移植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 [单选题]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C1抑制分子缺陷

  • 解析: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以血清C1酯酶抑制物缺乏或功能异常为特征,从称为Quincke水肿疾病群中分出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多选题]关于C3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是补体激活效应扩大的主要因子

    C3b可与免疫复合物结合

    是3条补体活化途径的汇合点

    可结合于微生物、靶细胞上,但不能结合在正常细胞膜上

    C3b可被Ⅰ因子灭活


  • [单选题]NP-pro-BNP含有的氨基酸数目是
  • 正确答案 :C
  • 76个


  • [单选题]常用的间接碘标记法是
  • 正确答案 :C
  • 联接标记法


  • [单选题]重症肌无力患者最先出现肌无力的部位是
  • 正确答案 :A
  • 眼肌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正确答案 :B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单选题]人和动物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为
  • 正确答案 :B
  •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单选题]均数的抽样误差是
  • 正确答案 :E
  •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不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接触性皮炎


  • [单选题]Raji细胞技术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是由于
  • 正确答案 :B
  • Raji细胞表面有大量补体受体,这些补体受体与结合补体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结合

  • 解析:Raji细胞试验Raji细胞是从Burkin淋巴瘤患者分离的一种B细胞株,表面有大量C1q、C3b和C3d受体,但无表面免疫球蛋白;因此Raji细胞能与带有补体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先在塑料管中加入一定量的Raji,再加入待检血清,充分作用后离心洗涤;最后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洗涤后细胞表面显现荧光为试验阳性;但荧光法只能做定性检测。或加入同位素标记的抗人IgG,离心洗涤后检测沉淀细胞的放射活性;以热聚合IgG作参考标准,可绘制出CIC含量与放射活性的标准曲线,从而求得待测标本中CIC的含量。Raji细胞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方法简单、不受DNA与内毒素的影响;但Raji细胞表面还有Fc受体,因此被检血清中的游离IgG通过Fc段与Raji细胞结合,造成假阳性。在待检标本中有抗淋巴细胞抗体时也可导致假阳性。再则,维持Raji细胞的培养较困难,培养条件的变化可改变Raji细胞表面受体的数目及亲和性,影响检测敏感性。

  • [单选题]MCP-1可趋化哪类细胞
  • 正确答案 :C
  • 单核巨噬细胞


  • [单选题]细胞因子免疫学测定法最重要的优点是
  • 正确答案 :A
  • 高特异性


  • [单选题]Ⅰ型变态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
  • 正确答案 :B
  • 患者的血清

  • 解析: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低,而变态反应病患者血清中IgE含量较高,特别是特异性IgE含量异常增高。所以Ⅰ型变态反应可以通过血清转移给正常人。考点: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营养(士)(代码:108)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MRI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