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恒河猴

题目:研究细菌不常应用的动物是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若需单独测定游离药物浓度,则样品去蛋白预处理时不能采用 ( )
  • 沉淀离心法


  • [单选题]关于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不能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 解析:酶免疫组化技术是在一定条件下,应用酶标抗体(抗原)与组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催化底物产生显色反应,通过显微镜识别标本中抗原(抗体)的分布位置和性质,也可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达到定量的目的。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主要用于标本中抗原(抗体)的定位和定性检测,其技术与荧光免疫技术相似,常用的标本有组织切片、组织印片和细胞涂片等。与荧光免疫技术相比,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染色标本可长期保存,可用普通光镜观察结果,可观察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等优点,尤其是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法的敏感性更优于荧光免疫技术。酶免疫组化技术可分为酶标记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和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技术两种类型。酶免疫组化技术中最常用的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常用的供氢体有二氨基联苯胺(DAB),反应产物呈棕色;氨基乙基卡巴唑(AEC),反应产物呈橘红色;4-氯-1-萘酚,反应产物为灰蓝色。

  • [单选题]能使补体而不能使抗体灭活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是 ( )
  • 56℃,30min


  • [多选题]下列哪些寄生虫是通过皮肤感染宿主( )
  • 疟原虫

    丝虫

    利什曼原虫

  • 解析:疟原虫有蚊虫和人两个宿主,包括蚊体内的有性繁殖和人体内的无性增殖,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往来发作,俗称“打摆子”。而其他种类的疟原虫会感染它种动物,包括其他灵长目动物、啮齿目动物、鸟类及爬虫类。丝虫,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旋尾目动物。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成虫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利什曼原虫泛指利什曼虫属的锥体虫科原虫,是一种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在旧大陆的传播过程中是利用一种白蛉属的沙蝇为媒介,在新大陆的传播媒介则为沙蝇属的沙蝇。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常见的感染对象包括蹄兔目、啮齿目、犬科、和人类

  • [单选题]紧急情况下,某A型血患者欲接受少量O型血,交叉配血时将出现 ( )
  • 主管不凝集,次管凝集


  • [多选题]HC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包括
  • 作为是否感染HCV的可靠依据

    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定量检测HCV RNA可判断HCV的传染性及病毒复制情况,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患者预后等

    动态监测HCV RNA量可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 解析:HCV-RNA,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C,HCV)是一小的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HCV基因组为一长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在其两侧的5′和3′均有非编码区,从5′端开始,编码区由7个基因区组成,即C、E1、E2、NS1、NS2,NS3、NS4和NS5,C区编码核衣壳蛋白,E1区和E2/NS1区编码包膜蛋白。包膜区基因是基因组变异最大的部分,故迄今HCV感染者几乎均检测不到对HCV的中和抗体可能与此有关,也可能是引起HCV易持续感染和疾病慢性化的一个原因。NS2~NS5编码非结构蛋白,其中有的功能还不很清楚。NS3编码螺旋酶和蛋白酶,NS3蛋白抗原性强,产生的抗体具有重要诊断价值。NS5编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NS5蛋白抗体阳性似乎与病毒活动有关。HC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1. 作为是否感染HCV的可靠依据 2. 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3. 定量检测HCV RNA可判断HCV的传染性及病毒复制情况,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患者预后等 4. 动态监测HCV RNA量可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护士资格证考试 核医学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