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后部收缩简写为A,前部为P

题目:1991年国际视网膜学会修改PVR的分类,以下错误的是( )。

解析:1991年修改后的分类:将C、D级合并为C级,以赤道为界分前部后部,后部简写为P,前部为A,数字表示皱襞所占的钟点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通过眶下裂的有 ( )
  • 第Ⅴ脑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静脉


  • [单选题]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是
  • 视网膜母细胞瘤


  • [单选题]下列关于棉絮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棉絮斑和硬性渗出产生都是基于同样的视网膜血管病理改变

  • 解析:棉絮斑(软性渗出)和硬性渗出产生的视网膜血管病理改变不同,棉絮斑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缺血性梗塞,可伴有全身高血压,也可见于多种不同全身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棉絮斑持续的时间较长。由于局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呈白色浑浊,棉絮斑可产生局部暗点。

  • [单选题]正常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 )
  • ≤8mmHg


  • [单选题]正常人1次射精量为
  • 3~5ml


  • [单选题]半乳糖性白内障易形成( )。
  • 绕核性白内障

  • 解析:半乳糖性白内障先在晶状体前后囊膜下出现簇状分布的水滴样混浊,如不全身治疗,最后可发展为绕核性白内障。

  • [多选题]有关沙眼在人群中的发病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多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时期

    急性期男女发病率相近

    儿童和成人初发时呈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表现

    瘢痕期沙眼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3倍

    婴幼儿初次发病较隐匿

  • 解析:沙眼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疾患,双眼发病,儿童少年时期多发。男女的急性沙眼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当,但女性沙眼的严重瘢痕比男性高出2~3倍,推测这种差别与母亲和急性感染的儿童密切接触有关。幼儿患沙眼后,症状隐匿,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