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C和D都是

题目:有益原则比不伤害原则更广泛,下列哪一项是有益原则的要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献血间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上次献全血3个月后单采成分

  • 解析:献全血后三个月后可以参与机采成分血,机采成分血一个月后可以参与全血。

  • [单选题]诊断试验的特异性是指
  • 真阴性占无病受试者的百分数


  • [单选题]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层次、数量和详细程度通常不取决于
  • 组织的经济实力

  • 解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层次、数量和详细程度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个规模很小的组织,可能只需要一本包括体系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的质量手册即可实现质量管理需求;而对于一个大型组织,可能设计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过程,它对质量体系文件的范围、层次、数量要求就会更高;员工的能力和水平会影响对体系文件的详细程度的要求,如果组织内员工文化层次低、培训周期短、操作熟练程度差,那在编制体系文件,特别是作业指导书的时候就需要尽量细化,以便于理解和掌握,相反则可以使文件简化,只要满足基本要求即可。质量体系文件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存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证据,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都要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作为基本依据。编制质量体系文件不需要过多经济投入,因此组织的经济实力与文件的范围、层次、数量等没有直接关系。

  • [单选题]下列哪项作为献血者的常规筛查最有意义
  • HBsAg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作为献血员的筛查,抗原比抗体有意义。由于HBsAg检测的敏感性大于HBeAg,一般说HBeAg阳性者其HBsAg也是阳性,而且HBsAg在血清中存在时间比HBeAg长,所以对献血者筛检通常不考虑检测HBeAg。

  • [单选题]前带现象是
  • 指抗体过量,不能与抗原适当地结合而抑制凝集反应,出现假阴性结果

  • 解析:前带现象是指抗体过量,不能与抗原适当地结合而抑制凝集反应,出现假阴性结果。

  • [单选题]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
  • IgM


  • [单选题]我国固定献血者的定义是
  • 至少献血3次,且近12个月内至少献血1次,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再次献血的献血者


  • [单选题]镰状细胞贫血行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时适宜的置换液是
  • 悬浮红细胞


  • [单选题]下列关于HIV病毒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HIV-1型流行于西非和散发世界局部地区,HIV-2型流行于全世界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HIV的生物学性状。HIV-1型流行于全世界,HIV-2型流行于西非和散发世界局部地区,题目中恰好相反。

  • 推荐下载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PRK-LASIK医师、技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