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乙型肝炎病毒

题目: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是

解析: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液及血制品等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由于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检出HBsAg ,因此,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的类别和病种是(包括新增病种)
  • 三类,37种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37种(新增两种)。

  • [单选题]鼠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 莫氏立克次体

  • 解析: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斑疹伤寒,由莫氏立克次体感染引起。莫氏立克次体长期寄生于隐性感染鼠体,鼠蚤吸鼠血后,立克次体进入其消化道并在肠上皮细胞内繁殖。鼠蚤只在鼠死亡后才离开鼠转向叮吮人血,而使人受感染。

  • [单选题]厚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结果中,"3+"的意义是
  • 每油镜视野发现1~9条抗酸杆菌

  • 解析:抗酸杆菌涂片检查使用抗酸染色法,厚涂片即取标本0.1ml,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每油镜视野发现1~9条抗酸杆菌可报告"3+"。

  • [单选题]荚膜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 维持细菌的形态

  • 解析:荚膜是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荚膜的形成与细菌所处的环境有关,具有抗原特异性,可对细菌进行鉴别和分型;荚膜具有抗细胞的吞噬作用,保护细菌免受或抑制体内溶菌酶、补体及其他杀菌物质的杀伤作用。与细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荚膜中贮留有大量水分,可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在不良环境中维持菌体的代谢。

  • [单选题]可产生IL-2的细胞是
  • 活化T细胞

  • 解析: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细胞是活化的T细胞。

  • [单选题]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现卷发状菌的细菌是
  • 炭疽芽胞杆菌

  • 解析:炭疽芽胞杆菌在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长成直径2~4mm的粗糙菌落。菌落呈毛玻璃状,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

  • [单选题]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部门是
  •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解析: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 [多选题]属于衣原体特征的是
  • 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

    有细胞壁,无肽聚糖,只含有大量胞壁酸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 解析:衣原体是一类有独特发育周期、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有细胞壁,其组成成分与革兰阴性菌相似。行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属于
  • 布尼亚病毒科

  • 解析:汉坦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分类上属布尼亚病毒科。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针灸学(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中药师(代码:202)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