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当荧光物质浓度高时会发生自熄灭现象

题目: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正确的是

解析: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PH,荧光素在溶剂中基本处于离子化状态,溶剂中的氢离子对荧光强度的印象很大。PH的改变可以引起荧光光谱的变化和荧光强度降低,所以D选项错误。2,温度,温度越高淬灭作用越强,甚至荧光完全淬灭,这是在20度以上的情况,当小于20度时基本保持稳定,所以C选项错误。3,荧光素的浓度,荧光强度随荧光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强,若再增加浓度荧光强度反而下降,所以E选项错误。4试剂中的杂质,荧光染色所用的某些试剂有一些不发发光的物质对荧光有淬灭作用,故答案A错误。5,细胞固定剂,在细胞染色中某些细胞固定剂可减弱荧光强度。故答案为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方法是基于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而进行测定
  • 酶热敏电阻法

  • 解析:所有的生物学反应都伴随着"焓变",以热的释放和吸收的形式反映出来。借此可利用酶热敏电阻进行测定相关临床生物化学物质。

  • [单选题]最理想的质控物具有哪项特征
  • 与待测标本用相同介质制备

  • 解析:最理想的质控物是与待测标本用相同介质制备。

  • [单选题]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解析:NAP主要存在于成熟粒细胞,故呈阳性反应,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阴性,类白血病反应阳性。

  • [单选题]测定某一种组织抽提物的蛋白质含量,用什么方法合适
  • 酚试剂法

  • 解析:纯化抗原的鉴定主要是对纯化抗原的含量、理化性质、纯度及免疫活性进行鉴定,常用的方法有酚试剂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免疫电泳法、免疫双扩散法等,实际工作中常几种方法联用作纯度鉴定。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 IgD型

  • 解析:经血清和尿中免疫电泳,可将"M"成分分为以下几型:IgG型、IgA型、IgD型、IgE型、轻链型和双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型。其中IgD型的特征为: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多见于青年人,常出现本-周蛋白(多为7链)、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性。

  • [单选题]触酶试验用的阳性质控菌是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解析:触酶实验阳性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妇产科主治 初级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