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降低
题目: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销售价格指数( )。
解析:解析:因为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所以当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时,销售价格指数降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分行业统计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统计方法一般为( )。
产品法
解析:(3)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分行业统计中的农业总产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98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农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产值,即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将每种产品都按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求得每种农产品的产值,然后将各种产品的产值相加求得。
[单选题]政府统计活动产生的统计资料所具有的特征是( )。
客观性、合法性、相关性
解析: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所产生的统计资料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客观性。这是对统计资料质量的要求。统计资料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主观随意性。尽管从统计科学的角度上讲,允许存在一定幅度的误差,但是,任何主观随意的假定、推测、想象都是不允许的,由此产生的数据不能成为统计法意义上的统计资料,不但不受统计法的保护,反而是统计违法行为,将受到处罚。统计资料的客观性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体现为统计资料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合法性。这是对统计资料生产程序的要求。统计资料的搜集、加工、整理和公布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只有按照《统计法》规定的程序对统计调查项目进行审批和备案后进行统计调查所取得的统计资料,以及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取得的其他行政管理机构的行政记录,才是受统计法认可和保护的统计资料。除此以外,以非法报表和非法手段获取的统计资料,既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受法律的保护。三是相关性。这是对统计资料内容的要求。统计资料是描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是为政府和广大公众服务的。因此,统计资料必须满足以上用户的实际用途,并且方便适用。一方面,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对统计的指标方法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保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