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最好选用下腔静脉途径,有利于减少感染
题目:患者女,35岁,3周前因急性重型胰腺炎入院,一直进行肠外营养,采用的是右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途径。1d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最高38.5℃,医生考虑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可能。
解析:导管败血症是指由于应用导管置人心血管系统并发血源性感染而引起的败血症。随着医学的发展,重症病人需要导管检查、监护和治疗者日益增多,尤其近年来全静脉营养及Sw。红Ganz导管的应用,使导管败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E错在得使用中心静脉,余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及时明确的问题有
出血的病因和部位
出血量多少的估计
出血是否已经停止
目前是否需要外科手术
解析:1.是否出血或继续出血的识别:①反复呕血或排出稀薄黑粪、暗红色血便;②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出冷汗,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③中心静脉压下降,尿量少或无尿;④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球压积急剧下降;⑤血浆尿素氮持续上升。2.、出血部位与病因的判断3.出血量评估与分险评估及再出血风险评估;出血时间与出血程度评估; 病因诊断及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输血: 成分输血,注意出血引起血凝病 注意监测凝血功能,必要输血浆或凝血因子等。4.目前是否需要外科手术
[多选题]有关食管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90%为鳞状细胞癌
早期食管癌以斑块型最多见
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提示癌肿已侵及周径2/3左右
[单选题]常引起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等症状的邪气是( )
火邪
[多选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为
疲劳
肝区不适
肝大
解析:1.脂肪肝的病人多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2.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故ABC正确。
[多选题]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通过
器官移植感染
输血或使用血制品感染
血液透析感染
静脉毒瘾者通过污染的注射用具感染
解析:(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故ABCD正确。
[多选题]肝癌与肝炎鉴别意义较大的有 ( )
甲胎蛋白阳性与否
肝脏B超检查
[多选题]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凉药物的季节是( )
秋
冬
[多选题]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需要何种检查
手术探查或细针穿刺活检
CT
解析: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的广泛胰腺纤维化病变,导致胰管狭窄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扩张。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与胰腺癌均可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二者鉴别困难。a) 慢性胰腺炎发病缓慢,病史长,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可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且极少出现黄疸症状b) CT检查可见胰腺轮廓不规整,结节样隆起,胰腺实质密度不均。C) 慢性胰腺炎患者腹部平片和CT检查胰腺部位的钙化点有助于诊断。2经超声引导或手术探查作细针穿刺活检,或经ERCP收集胰管分泌液作细胞学染色检查;对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多选题]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性质可为
淡血色
草黄色渗出液
合并肝硬化的病人可接近漏出液
乳糜性
解析: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检查:腹水为草黄色渗出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血性。偶见乳糜性,比重一般超过1.016 ,蛋白含量在30g/L,白细胞计数超出5×108/L(500/ul),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有时因低蛋白血症,腹水性质可接近漏出液,必须结合全面进行分析。近年主张对感染性腹水的判断应增加实验诊断指标,腹水葡萄糖<3.4mmol/L,pH<7.35时,指示细菌感染,特别是腹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时,提示结核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