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抗白细胞趋化、抗炎或镇痛作用
题目:患者,女性,55岁,“踝关节疼痛”达半月余。入院后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其余无明显异常。医院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治疗用药为:别嘌醇片100mg,口服,3次/日;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日;肾炎康复片1片,吸入,2次/日。
解析:3.本题考查要点是“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别嘌醇本身无抗白细胞趋化、抗炎或镇痛作用,在急性期应用无直接疗效,且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药品临床评价具有"公正性和科学性"是基于
药品临床评价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经数理统计得出结论
解析:公正性和科学性。药品临床评价是一项实事求是的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和诚信,须强调公平和公正,评价结论不能受行政领导、制药公司和医药代表等各个方面的干预和干扰。为了防止偏倚,在药品临床评价中强调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不能单凭少数人和单位的临床经验;而是应该要求以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运用正确的数据统计得出结论。
[单选题]高钠血症是指
血钠>145mmol/L
解析:血钠正常值135mmol/L—145mmol/L,血钠大于是145就可以诊断高钠血症.
[多选题]肾功能检查项目与结果的临床意义有
BUN值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诊断有特殊价值
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BUN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60%~70%已受损害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解析: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是血清尿素氮和血肌酐,如果二者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多选题]有关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处方药、非处方药的说法,正确的有
处方药、非处方药应当分柜摆放
可不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销售乙类非处方药
执业药师或药师必须对处方进行审核、签字
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
解析:处方药、非处方药应当分柜摆放;乙类非处方药患者可自选不需要处方;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执业药师或药师必须对处方进行审核、签字。
[多选题]关于磺胺类药物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致溶血性贫血
磺胺类药与TMP合用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对磺胺类药有交叉耐药性
磺胺类药物对人体细胞叶酸代谢无影响
中效磺胺易致泌尿系统损害
解析:磺胺类药物抗菌机制是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其生长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利用环境中的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氢喋啶、谷氨酸在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作为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核酸前体物(嘌呤、嘧啶)的合成(图2)。而核酸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成分。胺类药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诺卡氏菌属、衣原体属和某些原虫(如疟原虫和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在阳性菌中高度敏感者有链球菌和肺炎球菌;中度敏感者有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阴性菌中敏感者有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对病毒、螺旋体、锥虫无效。对立克次氏体不但无效,反能促进其繁殖。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易产生抗药性,尤其在用量或疗程不足时更易出现。
[多选题]治疗上感和流感用药,药师进行的患者教育内容包括
注意复方药品的禁忌证
无严重症状者可不用药或少用药
无并发细菌感染症状、体征和证据时不应用抗生素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上感和流感用药的患者教育。药师对上感和流感患者的教育内容包括注意复方药品的禁忌证(A);无严重症状者可不用药或少用药(B);无并发细菌感染症状、体征和证据时不应用抗生素(E)。备选答案0(连续服抗感冒药不得超过10天)错在"10天",应该"7天";备选答案D(只要早期应用抗病毒药,大多不需要对症治疗)错误,错在没有明确"流感患者"。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BE。
[单选题]抢救病人急需第一类精神药品而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时,医疗机构可以
从其他医疗机构紧急借用
解析:医疗机构抢救病人急需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而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时,可以从其他医疗机构或者定点批发企业紧急借用;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借用情况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故选A。
[单选题]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当
永久保存
解析: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进货查验情况。(1)进货查验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2)大型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5年或者使用终止后5年。(3)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当永久保存。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