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3
题目:为52.0kg,对照组参考酪蛋白的摄入量为30.0kg,动物增重为78.0Kg。
解析:1.考查蛋白质的功效比值(PER)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蛋白质的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PER=动物体重增加÷摄入食物蛋白质=(52.0×1000)÷(40.0×1000)=1.3。
2.考查PER的概念。实验时,用标化酪蛋白为参考蛋白设对照组,无论酪蛋白组的功效比值为多少,均应换算为2.5。对照组PER=(52.0×1000)÷(40.0×1000)=2.6,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组功效比值÷对照组功效比值×2.5=1.3÷2.6×2.5=1.25。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尚未系统地开展社会营养监测,根据国外的一些主张和做法,上述选项中不属于营养监测的是( )。
人群营养定期监测
解析:我国尚未系统地开展社会营养监测,根据国外的一些主张和做法将营养监测分为长期营养监测、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及时报警和干预监测三种类型。其中,通过长期营养监测可对社会人群营养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和预测,从而制订社会人群营养的各项政策和规划;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则是利用已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监测人群营养指标的变化;及时报警和干预监测的目的在于发现、预防和减轻重点人群的短期恶化。
[单选题]胆囊纤维化患者食用某些食物后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其可能原因是( )。
食物中含有高脂肪
解析:胆囊纤维化患者的胆汁不能正常分泌,使得对脂肪的消化功能降低,如食物中含有高脂肪,则很多的脂肪不能很好的消化,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单选题]牛奶中可成为变应原的物质是( )。
β-乳球蛋白
解析:①牛奶中含有品质很好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少量的乳清蛋白和共同沉淀物。②牛奶中含有甲种乳白蛋白、乙种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成分,其中甲种乳白蛋白(α-LA)是所有牛奶成分中变应原性最强的变应原成分,虽然这种蛋白不耐热,经高温煮沸处理后,其变应原性可明显减弱,但对于高度牛奶过敏的病人仍然可以诱发较为严重的症状。也有学者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认为乙种乳球蛋白(β-LG)可能是牛奶的最重要变应原成分。一般认为酪蛋白的变应原性相对较低。临床上突发性的婴儿“摇篮死亡”即可能与牛奶过敏有关。由于甲种乳白蛋白具有较高的种属特异性,故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可以考虑采用山羊奶来替代。对酸牛奶、干酪过敏的儿童也常见。
[单选题]成人糖尿病饮食中糖类产热比应为( )。
50%~60%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营养支持的目的( )。
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
解析:营养支持的目的是预防和纠正患者在疾病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不能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
[单选题]食物不耐受的特点中,不包括( )。
食物中含有某些药物成分
[单选题]以下各因素发生变化可降低食物的生糖指数的是( )。
用果糖替代葡萄糖
[单选题]可以通过胎盘引起胎儿中毒的有害金属是( )。
汞
解析:1.甲基汞可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和血睾屏障,造成胎儿的汞中毒。
2.镉中毒主要损伤肾脏、骨骼和消化系统。由于骨钙析出而发生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