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酮体

题目:体内脂肪大量动员时,胆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生成

解析:肌酸在线粒体中经β-氧化生成大量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酮体的原料。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正确的是( )
  • 无鞭毛体虫体小,圆形或卵圆形,常见于巨噬细胞内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经姬氏染色后,无鞭毛体胞质呈淡蓝色,内有1个较大的球形核,呈红色或紫红色

    运动器官为鞭毛

    从患者组织中找到无鞭毛体是诊断黑病的可靠依据


  • [单选题]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 解析: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有临床上具有慢性溶血的特征和体征、网织红细胞增高、红细胞渗透脆性尤其是孵育渗透脆性增高等。

  • [单选题]胞核大,占整个细胞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染色质占优势,异染色质少,在核周呈薄层凝集,常见一至几个核仁,胞质较少,有丰富的核糖体,糙面内质网少,线粒体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符合以下哪种细胞的特点( )
  • 原始淋巴细胞


  • [单选题]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层液的最佳密度为
  • 1.077

  • 解析:血小板密度为1.030~1.035,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密度为1.075~1.090,粒细胞为1.092,红细胞为1.093。因此利用密度为1.075~1.092、近于等渗的溶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可使不同类别的血细胞按其相应密度分布,从而被分离。

  • [单选题]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要点为
  • 以上均是

  • 解析: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点:无动力,不发酵乳糖,靛基质阴性,赖氨酸阴性,分解黏液酸,在醋酸盐和枸橼酸盐琼脂上产碱。

  • [单选题]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需要采用
  • 电子显微镜


  • [单选题]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淋巴细胞为
  • B细胞

  • 解析:浆细胞又称为效应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释放大量抗体的细胞。

  • [单选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
  • 血管内溶血

  • 解析:PNH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最主要的一种,它是血管内溶血。

  • [单选题]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
  • 利用大分子的生物学特异性来纯化该大分子物质

  • 解析:亲和层析是利用待分离组分和其特异性配体间具有特异性亲和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医院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PRK-LASIK医师、技师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