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33%

题目: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DNA碱基对(G+C)百分比约在

解析:DNA分子的4种碱基按GC、AT的规律配对。以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为100,测定其中G+C或A+T的摩尔含量百分比,能反映出细菌间DNA分子的同源程度,习惯上以G+C作为细菌分类标志,同一种细菌的G+Cmol%相当稳定,不受菌龄、培养条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肺炎链球菌由光滑型(S)转变为粗糙型(R),是因为
  • 失去荚膜

  • 解析: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有荚膜的光滑型(S)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失。

  • [单选题]中枢免疫器官是
  • 胸腺、骨髓

  • 解析: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与鸟类)。

  • [单选题]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毒性成份是:
  • 脂多糖

  • 解析:G-菌的细胞壁较薄,肽聚糖含量少,各层之间由四肽侧链直接交联,缺乏五肽桥,不能形成三维立体结构,但肽聚糖层外还有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组成的外膜所包围。溶菌酶的溶菌机制是破坏肽聚糖的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G-菌的脂质双层可阻止溶菌酶的进入,故对溶菌酶不敏感。而G+菌细胞壁无外膜结构,故对溶菌酶较敏感。外膜中的脂多糖即细菌内毒素,与G-菌的致病性有关。

  • [单选题]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是:
  • 大肠杆菌


  • [单选题]皮肤癣真菌具有的嗜特性是
  • 角质蛋白

  • 解析:皮肤癣真菌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其侵犯部位限于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

  •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传染病(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营养(师)(代码:210)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核医学技师 主管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