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古人普遍相信鬼神,今人则流行相信外星人或类似神秘的东西。迷信在古今中外都如此______,让人怀疑那是否是人类______的一种本能。人们本能地要为事情的发生找出原因,在自己难以理解时,迷信的解释也聊胜于无。
  • 正确答案 :C
  • 盛行 与生俱来

  • 解析:此题由第二空便可快速作答。四个选项中,与“本能”相呼应,最恰当的应该是“与生俱来”。故本题答案选B。

  • [单选题]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 正确答案 :B
  • 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 解析:A、C:两项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相矛盾,D项发生于l924年之后 故B项正确。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内容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系? ( )
  • 正确答案 :ABCD
  •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o⊙)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照法律纳税

  • 解析:ABCD《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

  • [单选题]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盗版发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封建迷信作品,情节严重的。构成( )。
  • 正确答案 :A
  • 非法经营罪

  •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130号)第11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本解释第一条至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 [单选题](1)消防队赶到 (2)一颗炸弹爆炸(3)汽车上冒出浓烟 (4)一辆汽车满载着炸弹(5)将剩余的炸弹转移到安全地带( )
  • 正确答案 :C
  • (4)一(3)一(2)一(1)一(5)

  • 解析:本题讲述的是载有炸弹的汽车上有一颗炸弹爆炸,后有消防员赶到把剩余炸弹转移的事情。此题用排除法作答比较简便。

  • [单选题]对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并存的,应先由受遗赠人以其所得遗赠偿还

  • 解析:A、B、C三项均为被继承人债务清偿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并存的,应当首先由法定继承人以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甲将所持有的汇票交付乙,作为向乙借款的质押物。双方签订了书面质押合同,但未进行登记。借款到期后甲未还款。甲的另一债权人丙向法院申请执行上述债券。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 正确答案 :B
  • 乙对该汇票享有质权 T--T

  • 解析:B【解析】根据《物权法》第224条规定,当事人以汇票、本票、支票设定质权的,除了订立书面合同外,出质人只需要将权利凭证交付给债权人,质权即设立了。因此B项正确。乙对汇票享有质权。有权优先受偿。故C、D错误。

  • [多选题]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英国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 正确答案 :ABCD
  • 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

    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确立

    政党制度开始兴起

    行政权干预立法权

  • 解析:随着l832年《选举改革法》、1937年《国王大臣法》等法律的实施,英国的议会至上原则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政党制度开始兴起,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行政权开始干预立法权。

  • [多选题]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CD
  •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为:(1)具有防卫意图,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2)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不法侵害的发生和存在。(3)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4)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阶段。法律基于正当防卫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防止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故对防卫时间加以严格限定。(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根据正当防卫的条件,选项ACD都是正确的,只有选项B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应当以单位犯罪处罚的有( )。
  • 正确答案 :AB
  • 某有限公司明知他人进行走私,为其提供贷款的

    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层为了单位利益,集体决定走私假币韵

  • 解析:以单位犯罪处罚的犯罪,往往是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由单位决策机构集体决定实施,并且必须是刑法分则规定作为单位犯罪处理的犯罪。根据《刑法》第156条,与走私犯罪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而走私罪的犯罪主体依法可以是单位,故选项A应选。选项B该有限责任公司构成走私假币罪,《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单位可以作为走私假币罪的主体,故选项B应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2条,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因此。选项C、D不以单位犯罪处罚。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政法干警 村官 公选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