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介入显像

题目:通过药物、运动或生理刺激干预以后,再进行的显像叫做( )。

解析:在常规显像的条件下,通过药物或生理刺激等方法,增加对某个脏器或组织的功能刺激或负荷,观察脏器或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以判断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储备功能情况,并增加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放射性分布差别,提高诊断灵敏度的一类显像方法称为介入显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为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显像常用的核素γ射线能量小于100keV为好


  • [单选题]评价医学诊断效能的方法中,真阳性数与确有疾病人数之比得出的是( )。
  • 灵敏度

  • 解析:灵敏度为真阳性数与确有疾病人数之比,也称真阳性率,反映检出疾病的能力,此值越大越好。

  • [单选题]根据肺毛细血管的直径,肺灌注显像时自静脉内注入放射性颗粒的直径应为( )。
  • 10~60μm

  • 解析:由于肺毛细血管的直径约为10μm,故自静脉内注入10~60μm直径的放射性颗粒。

  • [单选题]肺灌注显像的原理是以下哪种机制( )
  • 微血管栓塞


  • [单选题]正常骨显像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双肾一般是不显像的


  •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放射医学(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护理学(副高)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LA物理师 放射医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