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推广

题目:国家(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解析: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土地承包合同应当采用( )。
  • 书面形式

  • 解析:解析:土地承包合同为要式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多选题]甲厂系一村办企业,在一经济纠纷中败诉,法院判决甲厂应赔付乙公司人民币50万元。判决生效后,甲厂拒不履行判决。乙公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干警先后两次到该厂执行,均遭拒绝和围攻。法院第三次到甲厂执行,厂长王某和该村村长李某纠集上百名村民,职工围攻执行干警,法院车辆被砸,执行人员被打,公务证件被撕毁,干警被扣押7个多小时。在本案中,下列哪些人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 甲厂厂长王某

    村长李某

    参与围攻的直接责任人员

  • 解析:解析:对于一般参与围攻的职工,村民,不作为犯罪处理。

  • [多选题]在疑难案件中,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
  • 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在法律中对有关主题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

    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

    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

  • 解析:解析:实质推理是在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即法律规定与事实至少有一个是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的推理。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没有明文规定、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都是第一个前提——法律规定不确定,需要进行实质推理,故A、B、C三选项都正确。D选项“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就是第二个前提——事实不确定,故也需要进行实质推理,因此D选项也正确。

  • [单选题]在中国近代,将“解释例”作为判案依据,始于( )。
  • 民国北京政府

  • 解析:解析:民国北京政府法部对大清新刑律进行删修,并改名为暂行新刑律。仅援用清末法律,尚不能满足统治需要,于是又颁布了大量的特别法规和判例、解释例,作为法律的补充。民国北京政府把判例和解释例作为重要的法律渊源。据不完全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民国北京政府大理院汇编的判例有3900多件,公布的解释例有2000多件。这既补充了成文法之“未备”,又便于随时根据统治者的意志处理案件和解决法律问题。所以选项A、B、D不正确。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