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归脾汤

题目: 患者,女,16岁。半年来由于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较大,晚上经常难以入眠,或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四肢倦怠,饮食乏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42岁。久病肌衄,头晕心悸,身疲乏力,低热,面色无华,甲爪色淡,失眠健忘,食少纳呆,月经量多,舌淡苔少,脉细弱。该病人中医病机为
  • 气不统血,血虚阳浮


  •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证侯不是“青色”的主证
  • 脾虚证


  • [单选题]病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有时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口干津少,腰酸,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此时方剂宜
  • 交泰丸


  • [多选题]心悸瘀阻心脉证的治疗主方是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桃仁红花煎

  • 解析:瘀阻心脉证症状: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证机概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前方养血活血,理气通脉止痛,适用于心悸伴阵发性心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等症,后方温通心阳,镇心安神,用于胸闷不舒,少寐多梦等症。故正确答案为AD。

  • [单选题]悸病名最早由哪位医家正式提出
  • 张仲景

  • 解析: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 [单选题]女,40岁,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方药宜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解析:右归丸补肾助阳;左归丸补益肾精;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清热活血;归脾汤养血安神,补心益脾;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健脾祛湿。患者为眩晕,痰湿中阻证,治疗当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整形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外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