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高温环境
题目:患者,男,60岁,烈日下从事田间劳动约1小时后,感觉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查体温37.8℃,脉搏100次/分,未发现其他异常,休息约半小时后症状消失。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首先考虑的原因是( )
解析:烈日下从事田间劳动约1小时后,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考虑的原因是高温环境。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脐周部疼痛的原因是
内脏牵涉痛
解析: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由于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在急性阑尾炎发病初期,常表现为该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
[单选题]患儿,女,6个月。主诉因发热、咳嗽2天,惊厥5次入院,患儿生后人工喂养,未加辅食,查体:体温37.3℃,咽部充血,颅骨软化,在体检过程中,该患儿再次惊厥发作,此时护士正确的抢救步骤是
止惊、补钙、补维生素D
解析:1.首先是急救,控制惊厥、喉痉挛等危急症状;2.第二步是补钙,使血钙迅速上升,惊厥等症状不再出现;3.第三步给予维生素D,使钙、磷代谢恢复正常,以根治本病。
[单选题]患者,男性,72岁,患高血压性心脏病9年,近1年来患者明显感觉体力下降,轻微日常活动即感心悸、呼吸困难。护士判断此患者目前的心功能处于
Ⅲ级
解析: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无症状。Ⅱ级: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制,活动后有心悸、轻度气短,休息后症状好转。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休息时无不适或有轻度心力衰竭,轻微日常活动即感不适、心悸、呼吸困难。Ⅳ级:不能从事任何轻微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单选题]患者女,67岁。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下列不正确的是
预防骨折畸形愈合
解析: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其作用包括锻炼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促进关节活动恢复,预防关节僵硬;预防骨质疏松;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骨折畸形愈合为骨折复位与固定的作用,而非功能锻炼作用,故本题选D。
[单选题]患者,女性,54岁。近半年来上腹部疼痛,尤以空腹和夜间为重,进食可缓解。可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纤维胃镜检查
解析:患者表现为空腹和夜间痛为重,进食可缓解,疑为溃疡,胃镜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检查。
[单选题]患者住院后,在病房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响,引起别的患者不满,此时护士应对其采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为
劝说性语言
解析:劝说性语言是指患者行为不当时,护士对其采取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本题患者的行为影响到其他患者休息,护士如用劝说性语言,对患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患者说明他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本题选C。解释性语言是当患者提问时,护士采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暗示性语言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安慰性语言是一种使人心情安适的语言表达方式。鼓励性语言是指护患沟通时护士帮助患者增强信心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