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题目:患儿,男,7岁。8月份外出旅游时发病。表现高热、惊厥3次急诊入院。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解析:大便病初可正常,以后出现脓血粘液便,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镜检有成堆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脏按压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对学龄儿童心脏按压每分钟应按压60次
解析:儿童心脏按压每分钟应按压100次。
[单选题]小儿惊厥的首要护理目标是
发作时不发生窒息和受伤
解析:首要的护理目标是控制惊厥,保护患儿不受伤害。【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小儿惊厥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下列属于污染区的场所是
病房
病区外走廊
浴室
患者洗手间
解析: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被病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区域称为污染区,如病室、病区外走廊、厕所、浴室等。污染区内的物品未经消毒不准带出它处。故选ABDE。
[单选题]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出院时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方法和意义
解析:该病的健康教育应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鼓励家长坚持治疗和随访,注重预防和减轻后遗症,尽早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
[单选题]防治重症哮喘患儿痰栓阻塞小支气管的最主要措施是
多饮水
解析:由于哮喘时患儿出汗过多、张口呼吸及应用茶碱类药物后的利尿作用使体内水分损失较多致痰液变粘稠阻塞大小气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多喝水,稀释痰液
[多选题]影响评价的因素
时间因素
回归因素
测量工具因素
选择偏倚
失访
解析:影响评价的因素有时间因素、回归因素、测量工具因素、选择偏倚、失访等。故选ABCDE。
[单选题]小儿视深度充分发育,视力达到1.0的年龄为
6岁
解析:出生后视物最清楚的距离为15-20厘米,新生儿出生时视网膜的锥体细胞未发育,对周围视觉、视敏度和边缘视觉都很有限,视觉范围只有60度。 在出生2-3周内,如果在距新生儿20厘米远处有两个物体,则新生儿的左右两眼可分别看左右的物体,且有时可发生两眼对合的现象,直到新生儿期结束时,两眼运动才能逐步协调。这时候家长应注意发现孩子眼睛有无先天异常,注意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等,并积极防治各种源于产道的感染性眼病,如念珠菌感染所致的眼炎。 宝宝2个月可以协调注视物体,3个月时能主动搜寻视觉刺激物,3到4个月头眼协调较好,头可随物体水平移动180度。5-7个月认识母亲和常见的物体,8-9个月开始出现视深度的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能区分各种形状。2岁时两眼协调较好,可区分直线和横线,3-4岁时能临摹几何图形。这一时期宝宝活动增多,需谨防眼外伤。 宝宝5岁时能区分颜色,6岁视深度充分发育,视力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