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患者可以在室内休息

题目:用紫外线消毒病室,错误的描述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肺炎患儿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下述不正确的是( )
  • 皮肤完整性受损

  • 解析:【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及无力排痰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困难、消耗增加有关。

  • [单选题]引起医院内肺炎的致病原大多是
  • 革兰氏阴性菌


  • [单选题]违背了不伤害原则的做法是
  • 强迫病人进行某项检查


  • [单选题]公平理论对护理管理者的基本启示是
  • 应注意绩效与报酬的合理性


  • [单选题]8个月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2个月面色苍白,食欲低下,经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拟用铁剂治疗,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首选二价铁

  • 解析:维生素因二价铁易吸收C(VC)及含,食入者多为三价铁VC多的食物如鲜水果,VC可助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鲜菜等可促进铁的吸收。

  • [单选题]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在医院外和医院内分离出的菌株,具有相同的耐药性

  • 解析:同一种细菌,在医院外和医院内分离出的菌株,具有不同的耐药性,即后者的耐药性比前者更强、更广。 【该题针对“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发生惊厥时以下处理措施不合适的是
  • 按压四肢,以免碰伤

  • 解析:惊厥时强力按压四肢,有可能发生骨折。

  • [单选题]胎儿血循环出生后的改变,下列哪项不正确( )
  • 肺循环压力增高

  • 解析: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循环 (一)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胎儿的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几乎无肺循环;胎儿时期肝血的含氧量最高,心、脑、上肢次之。 (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卵圆孔生后5~7个月解剖上关闭。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时间80%在生后3个月内,95%在生后1年内,若1岁后仍未闭,即认为畸形存在。 改变 (一)心脏:胎儿期因右心室负荷大,故出生新生儿右室壁较厚。出生后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迅速发育,(约新生儿时的2倍),15岁时左心室壁的厚度增至出生时的2.5倍。 (二)血管:小儿动脉相对比成人粗。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毛细血管粗大 (三)心率:新生儿每分钟120~140次,1岁以内每分钟110~130次,2~3岁每分钟100~120次,4~7岁每分钟80~100次,8~14岁每分钟70~90次。 (四)血压:动脉血压:推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的2/3.静脉血压:学龄前儿童静脉压为40mmH2O左右,学龄儿童约为60mmH2

  • [单选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静脉是
  • 贵要静脉

  • 解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贵要静脉是PICC插管的首选。此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正中静脉是PICC的次选。此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理想情况下,从肘正中静脉进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头静脉是PICC的第三选择。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困难。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口腔执业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MRI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