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3
题目:为52.0kg,对照组参考酪蛋白的摄入量为30.0kg,动物增重为78.0Kg。
解析:1.考查蛋白质的功效比值(PER)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蛋白质的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PER=动物体重增加÷摄入食物蛋白质=(52.0×1000)÷(40.0×1000)=1.3。
2.考查PER的概念。实验时,用标化酪蛋白为参考蛋白设对照组,无论酪蛋白组的功效比值为多少,均应换算为2.5。对照组PER=(52.0×1000)÷(40.0×1000)=2.6,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组功效比值÷对照组功效比值×2.5=1.3÷2.6×2.5=1.25。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高膳食纤维膳食要求全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
40g
解析:高纤维饮食每天食物纤维摄入量为40g。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治疗为( )。
增加能量,应增加10%的基础能量消耗
解析: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能量需求。为了使降低的体重得以纠正,应增加10%的基础能量消耗。
[单选题]女性,40岁,肥胖,于暴饮暴食后突感左上腹刀割样疼痛,并伴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方式为
普食
[单选题]评价蛋白质功效比值应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和
动物体重增加量
解析:蛋白质的功效比值(PER)是指实验动物体重增重与摄入蛋白质质量之比。即PER=动物体重增加克数/摄入食物蛋白质克数。
[单选题]营养教育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个体与群体的知、信、行的各种方法、技术和途径的组合。其中,“知、信、行”指的是( )。
知识-态度-行为
解析:营养教育中运用到的几种行为理论:①知信行理论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②健康信念模式,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③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对行为意向及行为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可用F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其中,“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食物热效应的高低与进食速度无关
解析:食物热效应的高低与食物营养成分、进食量和进食速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