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E
逐期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
题目:按采用基期是否固定,增长量可分为( )。
解析:解析:计算增长量时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①逐期增长量,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表明现象逐期增加的数量;②累积增长量,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增长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统计行政诉讼是在( )的主持下进行的。
人民法院
解析:解析:统计行政诉讼就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单选题]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
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单选题]按监督检查在时间上的不同,统计监督检查分为( )。
定期监督检查和临时监督检查
解析:按监督检查在时间上的不同可分为:定期监督检查和临时监督检查。
[多选题]等统计调查对象,有虚报、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应依法承担统计法律责任。
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个体工商户
企业事业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解析: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单选题]在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每个人
解析:解析: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在人口普查中,个体是每个人,故调查单位是每个人。
[单选题]生产活动统计主要用来反映各生产活动的实物形态。 ( )
错误
解析:解析:生产活动统计既要反映价值形态,也要反映实物形态。
[单选题]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则全年的平均库存额为( )万元。
16.25
解析:解析:在根据由序时平均数所组成的平均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①如果时期相等,可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来计算;②如果时期不等,则采用以时期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法来计算。本题属于第②种情况,因此,全年的平均库存(10+15+20×2)/4=16.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