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G-6-PD缺乏症

题目:男性,50岁,腹泻、水样便3~4次。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6片,次日感胃寒、发热、头昏,并解茶红色小便1次。体检:重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脾未扪及。检验:血红蛋白60g/L,网织红细胞20.1%;尿隐血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0年前因发热服磺胺药后有过类似症状发作,未治疗,1周后自愈。此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解析:药物可诱发G-6-PD缺乏症,临床特点为服用了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等出现溶血症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与细菌鉴定或分型有关的物质是 ( )
  • 细菌O抗原与细菌素

    异染颗粒与色素

    鞭毛与噬菌体

    荚膜与外毒素


  • [单选题]将T、B细胞进行分离时所采用的尼龙毛柱分离法利用B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如下特点
  • 具有黏附于尼龙纤维表面的功能

  • 解析:B细胞易于黏附尼龙纤维表面,而T细胞不易于黏附。

  • [单选题]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微量蛋白的最大缺点( )
  • 抗原过量时测定值下降


  • [单选题]病毒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
  • 以上都是

  • 解析:病毒基因突变的类型大致包括这四种情况。

  • [单选题]血浆中最易进入脑脊液中的物质是
  • 氯化物、镁、二氧化碳

  • 解析: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血浆中的成分有选择性的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其中最易通过的物质有钠、镁、氯、二氧化碳。

  • [单选题]粒红比例减低常见于
  • 溶血性贫血

  • 解析:在本题的5个选项当中,只有纯红再障骨髓象是粒系细胞数量可不变,有核红细胞减少的,粒红比例减低。

  • [单选题]分析抗原性质常用的方法是
  • 双向琼脂扩散法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