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在“民告官”的案件中,原告如果不掌握能胜诉的确凿证据,一般不会起诉。
题目:自从《行政诉讼法》颁布以来,“民告官”的案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种普遍的担心是,“官官相护”会成为公正审理此类案件的障碍。但据A省本年度的调查显示,凡正式立案审理的“民告官”案件,65%都是以原告胜诉结案。这说明,A省的法院在审理“民告官”的案件中,并没有出现社会舆论所担心的“官官相护”。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的削弱上述论证?
解析:解析:C项对题干的论证有所削弱,但力度显然不大。其余各项都不能削弱题干。如果D项为真,说明在“民告官”的案件中,起诉的原告一般都掌握能胜诉的确凿证据,因此,如果没有各种非正常因素,包括“官官相护”,那么其胜诉率应该大大高于65%。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论证。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软件项目中,技术风险威胁到要开发软件的质量及交付时间,而(24)不属于技术风险。
采用先进技术开发目前尚无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或系统
解析:解析:根据技术风险的定义:技术风险威胁到要开发软件的质量及交付时间。如果技术风险变成现实,则开发工作可能变得很困难或根本不可能。技术风险是指潜在的设计、实现、接口、验证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规约的二义性、技术的不确定性、陈旧的技术及“先进的”技术也是风险因素。可以判断选项A虽然可能与新技术相关,但它是一个商业风险,因此应该选择A。
[单选题]有一商家为了推销其家用电脑和网络服务,目前正在大力开展网络消费的广告宣传和推广促销。经过一定的市场分析,他们认为手机用户群是潜在的网络消费的用户群,于是决定在各种手机零售场所宣传、推销他们的产品。结果两个月下来,效果很不理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
刚刚购买手机的消费者需要经过一段时期后才能成为网络消费的潜在用户。
解析:解析:解释原因就是说明效果不理想是正常的,是另有隐情。选项A强调了一个时间上的延迟,非常合乎逻辑,是很合适的选项。
[单选题]项目质量管理的质量基准和过程改进计划等管理文件或手册,是承担该项目实施任务各方应共同遵循的管理依据,它在(38)过程中形成。
编制系统质量管理计划
解析:解析:制订项目质量计划过程包括确定项目应该满足的质量标准、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这两个主要的活动。在质量管理计划中,应当描述项目质量体系即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工作过程,以及建立质量管理所需要的资源。质量管理计划是整个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它描述了项目的质量策略,并为项目提出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提高和项目持续过程改进方面的措施,并且还提供设计评审和质量核查等质量保证行为。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度量指标、质量检查单、质量基准、过程改进计划等是制订项目质量计划过程提交的主要成果。
[单选题]
B. 65
C. 325
D. 208.3
140B. 65
解析:解析:在企业的销售管理中,计算盈亏分析的最主要公式是:变动总成本÷(1-固定总成本+总收益)它表示在收支相抵时的总收益值。这是由于如果该公式正好等于总收益时,则变动总成本÷(1-固定总成本÷总收益)=总收益即变动总成本÷(总收益-固定总成本)=1因此,变动总成本+固定总成本=总收益。假设某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元,销售量为100个,固定总成本为2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设最少要售出x个时,才能收支相抵,则(1×x)/(1-260/5×x)=5×x解方程得x=65,这时最少有5×65=325元收益才能收支相抵。现在销售量为100个,故可盈利(100-65)×(5-1)=140元。
[单选题]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开设文理两类选修课。统计表明,有学生选修了全部文科类选修课,也有学生选修了全部理科类选修课。如果题干陈述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每门选修课都有学生选修。
解析:解析:既然全部文科类选修课都有学生选修,全部理科类选修课也都有学生选修,所以可推出结论,该校每门选修课都有学生选修。
[单选题]一般可以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成5个阶段,即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工作量最大的是(1)。在每个阶段完成后都要向下一阶段交付一定的文档,(2)是总体规划阶段交付的文档。(1)
系统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