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纤溶系统被抑制

题目:下列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使BPC减少和功能异常,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同时,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了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E选项说法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胸腺发生异常会导致
  • T细胞缺失或减少

  • 解析:骨髓和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是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而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胸腺发育异常会导致T淋巴细胞的缺失或减少。

  • [单选题]灰色的真空采血管中添加的抗凝剂是
  • 氟化钠、草酸钾

  • 解析:EDTA-紫色真空釆血管(血液学检验),枸橼酸钠-浅蓝色真空釆血管(凝血实验),肝素-绿色真空釆血管(普通生化检验),氟化钠、草酸钾-灰色真空釆血管(血糖测定)。

  • [单选题]抗原分子诱导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称为
  • 免疫原性

  • 解析:抗原分子诱导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是免疫原性。

  • [单选题]判断灭菌的效果是
  • 芽胞是否被杀死

  • 解析:芽胞抵抗力强,判断灭菌的效果是芽胞是否被杀死。

  • [单选题]肺炎链球菌发生S-R变异,是由于下列何种结构发生变化
  • 荚膜

  • 解析:肺炎链球菌失去荚膜,菌落可由光滑(S)型变为粗糙(R)型。

  • [单选题]细菌生长繁殖中所需营养物质,其中葡萄糖、淀粉、甘露醇等属于哪一类物质
  • 碳源


  • [单选题]病原菌人工培养时,一般采用的温度是
  • 35~37℃

  • 解析:大多数病原菌都为适温菌,最适生长温度35~37℃。

  • [单选题]关于对卵磷脂小体形态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体积小于血小板

  • 解析:卵磷脂小体大小不等,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

  • [单选题]造血微环境不包括
  • 间充质干细胞

  • 解析: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组织。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LA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