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125~200fl
题目: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
解析: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l范围内分布两个群体,从50~125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恢复期,红细胞显示双峰,小细胞峰明显左移,波峰在50fl处,大细胞峰在90fl处,基底较宽,为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图形。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病人尿素氮报告是14.4mmol/L,他的尿素的浓度值为( )
7.2mmol/L
解析:一分子尿素含有2个氮原子,如果尿素氮含量是14.4mmol/L,尿素含量在数值上应该减半。
[单选题]关于血液分析仪VCS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V:体积
解析:在血液分析仪VCS原理中,V代表体积、C代表电导、S代表光散射。根据VCS原理,显示3种细胞散点图:DF1(体积和散射光)、DF2(体积和电导)、DF3(体积和电导,但只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群)。
[单选题]以下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错误的是
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碱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
解析: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①基因突变;②细胞癌变过程时原本不表达的某些基因被激活;③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糖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④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⑤某些基因产物尤其是信号转导分子的过度表达;⑥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单选题]Fahey曲线适用于
小分子抗原,短时间扩散(24小时)
[单选题]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毒素,这种现象称为
溶原性转换
解析:溶原性转换是指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单选题]C3肾炎因子是一种IgG类自身抗体,它可以与下述哪种蛋白结合( )
C3bBb
解析:C3肾炎因子是旁路途径C3转化酶(C3bBb)的一种IgG类自身抗体。
[单选题]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的血液标本,应保存在
室温
解析:温度对血小板技术结果影响很大,如4℃保存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故应选择室温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