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题目:下列哪一种血清酶可在传染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哪项不是慢淋白血病性淋巴细胞的特点( )
可见到胞浆内Auer小体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 )
痢疾志贺菌
[多选题]大多数支原体的生长需人或动物血清,血清可提供 ( )
胆固醇
长链脂肪酸
[单选题]L-酒石酸耐受试验通常应用于 ( )
酸性磷酸酶染色
[多选题]影响血沉测定的因素有 ( )
温度
血沉管内径
血沉管垂直竖立与否
血沉管是否干净
解析:枸橼酸钠抗凝剂对血沉测定无影响。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有
兼性厌氧菌
解析:大肠埃希菌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菌,在需氧和厌氧环境下均生长良好。
[单选题]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 )
亚单位疫苗
[多选题]补体系统激活过程的调节包括 ( )
自行衰变的调节
C4bp抑制C4b与C2结合
C8bp抑制MAC形成
正反馈途径的扩大效应
I因子、H因子在旁路途径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析:(一)自行衰变调节:某些补体成分的裂解产物极不稳定,易于自行衰变,成为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一种自控机制。例如C42复合物中的C2b自行衰变即可使C42不再能持续激活C3,从而限制了后续补体成分的连锁反应。C5b亦易于自行衰变,影响到C6~C9与细胞膜的结合。(二)体液中灭物质的调节:C4结合蛋白:C4结合蛋白(C4bp)能竞争性地抑制C4b与C2b结合,因此能抑制C42(C3转化酶)的形成。I因子:I因子又称C3b灭活因子( C3b INA)能裂解C3b,使其成为无活性的C3bi,因而使C42及C3bBb失去与C3b结合形成C5转化酶的机会。H因子:H因子虽能灭活C3b,但不能使C3bBb中的C3b灭活。H因子(factor H)不仅能促进I因子灭活C3b的速度,更能竞争性地抑制B因子与C3b的结合,还能使C3b从C3bBb中致换出来,从而加速C3bBb的灭活。由此可见,I因子和H因子在旁路途径中,确实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C8结合蛋白:C8结合蛋白(C8bp)又称为同源性限制因子。C56与C7结合形成C567即可插入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结构之中,但两者结合之前,可在体液中自由流动。因此,C567结合的细胞膜不限于引起补体激活的异物细胞表面,也有机会结合在自身的细胞上,再与后续成分形成C5~9大分子复合物,会使细胞膜穿孔受损。这样会使补体激活部位邻近的自身细胞也被殃及,以及正反馈途径的扩大效应。
[单选题]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固相载体的标记物是( )
已知抗体
解析: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是将已知抗体包被在固相上,洗去未吸附抗体;加入待检标本,作用后洗去未结合的抗原成分,加入已知酶标抗体,再洗去未结合的酶标抗体;加底物后,酶分解底物产生呈色反应,根据颜色的深浅判定待检标本中抗原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