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上皮下疱形成
题目:
患者,女性,36岁,因口腔黏膜复发起疱1年多就诊,起疱与进食无关,疱损可破溃形成溃疡。临床检查可见下唇内侧黏膜有直径5mm水疱,探针无法深入疱损周围黏膜下,涂片未见Tzanck细胞。患者不曾用过任何抗免疫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面神经属于
混合性神经
[单选题]牙列缺失后牙槽嵴吸收较慢的部位是()
以上都是
解析:以上这几个部位都是骨质密度较高的地方,所以吸收比较缓慢。
[单选题]患者,男性,42岁,有胃溃疡病史。近日发现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早晨起床后感到指关节明显僵硬,活动后减轻,经化验后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应选用哪种药物治疗
吡罗昔康
解析: 吡罗昔康是相对性COX-2选择性抑制药,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单选题]男性,30岁。右下第一前磨牙远中龋深近髓,无自发痛。冷测反应同对照牙,叩痛(-)。治疗方法是()
垫底充填
解析:该龋深患牙无任何牙髓症状,应垫底后充填,不需安抚治疗,更不应做牙髓治疗。因此标准答案为B,其他选项均为干扰答案。
[单选题]当氟牙症牙出现光滑面与咬合面釉质不规则,缺损<牙面的1/2;咬合面沟明显磨耗消失,使形态发生改变时,TF分类法记为
7
解析:本法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者临床诊断中典型描述氟牙症的严重程度。分类诊断标准如下:0牙面在完全吹干后,釉质的透明度正常。①与釉质横线相应处有窄的白垩线。②光滑面沿釉质横线的白垩线条更明显,相近的白垩线偶有融合。咬合面白垩弥散面直径<2mm,牙尖嵴明显白垩。③光滑面有融合的不规则云雾状白垩区,白垩区之间常见加重的釉面横线。咬合面融合区白垩,磨耗区几乎正常,但通常为不透明釉质堤所界定。④光滑面全牙面呈现明显的白垩釉质。咬合面全牙面展现明显白垩,萌出后不久磨耗常明显。⑤光滑面全牙面呈现明显的白垩釉质,釉质表面有直径<2mm的窝状缺损。⑥光滑面数个窝状缺损水平连线排列,缺损的切颈间宽度<2mm。咬合面融合区直径<3mm,显示釉质缺失,明显磨耗。⑦光滑面与咬合面釉质不规则缺损<牙面的1/2。咬合面沟消失明显磨耗,使形态改变。⑧光滑面釉质外形缺损>牙面的1/2。⑨釉质大部缺损,牙外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