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题目:各期粒细胞均呈阴性的化学染色是

解析: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各期粒细胞均呈阴性反应,其他染色从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蛔虫寄生导致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 胆道蛔虫症

  • 解析: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结石、胆囊破裂、胆汁性腹膜炎,98%的患者有腹痛。

  • [单选题]输血前交叉配血时,应特别注意
  • 严格三查三对,切不可将标本弄错


  • [单选题]固定时间法在自动分析仪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
  • 特异性问题

  • 解析:固定时间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区间可以避开干扰物质的影响提高反应的特异性。

  • [单选题]ALT在人体各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是
  • 肝脏


  • [单选题]血吸虫感染时,病人血中的免疫复合物可抑制哪种细胞介导的对童虫的杀伤
  • 嗜酸性粒细胞


  • [单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测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急性胰腺炎早期测尿淀粉酶比血淀粉酶更有意义


  • [单选题]核染色质出现明显空隙
  • 中幼红细胞

  • 解析:红细胞系中幼阶段时,核染色质凝聚成索条状或块状,其中有明显空隙;粒细胞系统中,中幼粒细胞阶段胞质中开始出现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颗粒;在裸核型巨核细胞阶段,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的胞质解体后,释放出大量血小板,仅剩一胞核,称之为裸核。

  • [单选题]关于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使中性粒细胞增高

  • 解析: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增多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改变,通常原因为:年龄变化(新生儿白细胞较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婴儿期以淋巴细胞为主),日间变化(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在活动、进食后白细胞数较高),运动、疼痛、情绪激动使中性粒细胞增高,妊娠与分娩(分娩时白细胞显著增高),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30%。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D。

  • [单选题]HIV感染需要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哪种特异受体分子相结合
  • CD4

  • 解析:HIV感染首先需要HIV的包膜糖蛋白 gp120与易感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然后再与辅助受体结合,包膜糖蛋白产生分子构象改变,暴露 gp41融合肽,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药学(士)(代码:101) 中药士(代码:102)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CDFI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