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胆囊管钛夹脱落
题目:患者男,39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半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正常。B超检查发现胆囊多发小结石,胆囊稍增大,壁不厚,胆总管内径正常。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夜间突发右上腹绞痛1次,予解痉处理后症状缓解,次日按原计划行LC,术中见腹腔无粘连,胆囊三角解剖结构清楚,胆囊管增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引流液少量,淡血性,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三天患者诉右上腹胀,查体:巩膜可疑黄染。术后第四天,腹胀加重,肛门坠胀,便意感频发,但无大便解出。查体:T38.0℃,P90次/分,BP120/8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肠鸣音弱。腹部立位X线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
解析:在胆囊三角结构清晰、腹腔无粘连的情况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A、B、C、E、F选项的情况是极少见的。本例发生胆瘘最可能的原因,只能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有关肠结核的治疗,下列错误的是
外科手术只限于合并肠梗阻,穿孔,肠瘘及大出血的治疗
手术前可不必抗结核治疗,手术后需进行
姑息性手术可行短路手术
[多选题]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特点是
好发于面部
可用液氮冷冻疗法或手术切除治疗
皮肤溃破后形成边缘不齐的侵蚀性溃疡
皮肤表面可呈黑色
可侵入皮下、眼眶、额部等处,还侵蚀骨组织
解析: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很少有血道或淋巴道转移。亦可同时伴色素增多,表面可呈黑色,破溃处呈鼠咬状溃疡边缘。好发于头面,如鼻梁旁、眼睫等处,可侵入皮下、眼眶、骨组织等处。常可用冷冻疗法或手术切除。
[多选题]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原则是
纠正酸中毒
控制感染
补充血容量
解析: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原则是:纠正酸中毒、控制感染、补充血容量。本题答案选择ABC。
[多选题]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部位
出血部位的高低是次要的
一次出血量800ml,占循环血量的20%时可出现休克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占50%
患者体检应包括鼻咽部检查
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部位、出血部位的高低是次要的、一次出血量800ml,占循环血量的20%时可出现休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占50%。患者体检应包括鼻咽部检查排除有这个地方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