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E
应规律、全程用药 注意消毒与隔离 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题目:患者,男,54岁,因出现午后低热、乏力、盗汗就诊,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要是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正确的有( )
解析:症状缓解后,应继续服药直至康复;高蛋白和维生素对肺结核的治疗不影响。故本题选择B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嗜酸性粒细胞不升高的疾病是( )。
伤寒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减的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或细菌。嗜酸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中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或灭活上述物质。其增多的临床意义在于:①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②皮肤病与寄生虫病: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③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等应激状态。所以,伤寒时嗜酸性粒细胞不升高,反而降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多选题]注射胰岛素时宜注意
注射时宜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cm
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宜冷藏,室温下最长可保存4周
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
解析:本题考查注射胰岛素时宜注意事项。①注射时宜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cm,以确保胰岛素稳定吸收,同时防止发生皮下脂肪营养不良。②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再应用。③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宜冷藏,可与胰岛素笔一起使用或随身携带,但在室温下最长可保存4周。
[单选题]可增高甲氨蝶呤血浆浓度的药物不包括
碳酸氢钠
解析:水杨酸类,磺胺类,氯霉素,苯妥英钠都是是酸性药物便可增高甲氨蝶呤血浆浓度。碳酸氢钠为碱性药品。
[单选题]可以用接触角进行评价的是
润湿性
解析:本题考粉体的评价指标意义及方法。第1题,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接触角越小,则粉体的润湿性越好。
[单选题]能引起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的抗心律失常药是
胺碘酮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头痛等;甲状腺功能紊乱、震颤、角膜碘微粒沉淀。(2)严重不良反应:为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如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肝炎等。静注时可见血栓性静脉炎、血压下降。(3)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缓极为常见,也可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多选题]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表现为
致欣快作用
情绪松弛
出现幻觉
睡眠障碍
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随着药物的不同特征表现出差异性,但基本上都表现为: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欣快感、睡眠障碍、出现幻觉和妄想症等,故本题答案应选ABCDE。
[单选题]"特异体质的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可能发生过同样反应(如过敏)"提示必须
追溯用药史;询问用药过敏史和家族史
解析:追溯用药史 医师除应认真仔细地询问病情外,也应仔细地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这是诊断药源性疾病决不可缺少的数据。询问用药过敏史和家族史特异体质的患者,可能对多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家族成员也曾发生过同样反应。了解患者的用药过敏史和家族史对诊断药源性疾病有帮助。
[单选题]关于透析患者使用磷结合剂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的钙剂目的是为了补钙
解析:健康的肾脏可以清除额外的磷,并将其从尿液排出。但是,磷不能通过透析充分地被清除,因而蓄积于血液中,出现高磷血症。长期的高磷血症还会导致心脏、血管的钙化,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所以磷结合剂是为了防止高磷血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