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1年内,向作出除权判决的法院起诉

题目:甲的汇票遗失,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公告期满后无人申报权利,甲申请法院作出了除权判决。后乙主张对该票据享有票据权利,只是因为客观原因而没能在判决前向法院申报权利。乙可以采取哪种法律对策?

解析:[考点]票据利害关系人因客观原因未在判决前向法院申报权利的法律对策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第 38 题 刁某花5000元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名受骗的四川姑娘做妻子,姑娘知道真相后欲逃跑,刁某将其手脚捆住,强行与其同房,发生性关系,事后为防止其逃跑将其锁在屋内,一个月后女方哥哥领公安人员前来解救,刁某持械堵住屋门不许公安人员进入,相持一个多小时,致使全村的许多人前来围观,后公安人员制伏刁某使该四川姑娘得救,两名公安人员在与刁某搏斗时受轻伤。本案刁某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犯罪?(  )
  • 强奸罪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非法拘禁罪、妨害公务罪

  • 解析:刁某没有聚众,因此,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构成妨害公务罪。

  • [多选题]赵某对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的判决中宣布的“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阐明法律的意义是法院的职权”一句话记忆极深,又联想到自己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字句,回忆起自己在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彻底败诉的那个合同纠纷案,觉得明明对方赖帐,法院却依照《合同法》判自己败诉,心里强烈不满,于是再次向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诉《合同法》某条违反《宪法》第13规定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内容,要求撤销原判,改判自己胜诉。依此,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哪些(个)项?
  • 赵某的起诉不会被受理,因为赵某读到的那些话是有瑕疵的

    我国法院不可以直接依据宪法判决赵某胜诉,赵某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要求违宪审查

    若该案附带造成了赵某和对方当事人之间的故意重伤案,那么在论罪科刑上可以引用宪法作为判决依据

    《合同法》是属于私法范畴,不需要依照公法范畴的《宪法》来制定

  • 解析:

    ACD。宪法实施保障体制在世界上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由司法机关、立法机关、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在我国,属于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宪法监督的职权。因为宪法在我国不是可以直接司法化的,所以我国法院不可以直接依据宪法判决赵某胜诉,赵某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要求违宪审查。B项表述是正确的,应当入选。对于A项,赵某读到的那些话都是毫无问题的,所以把赵某不能通过违宪审查的方式达到自己目的的原因归结为这些话是有瑕疵的是不正确的,故A项错误,应当入选。事实上,对于赵某的起诉会不会被受理,主要是民事诉讼法上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特定的条件。若按照诉讼标的理论来区分是否重复起诉,则该案可以视为重复起诉。但是我国一般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111条和最高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的规定,还是可能受理后驳回起诉的,故而若依照民事诉讼法知识,同样可以选出A项是错误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55年7月30日对新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刑事判决中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的复函》之规定,在刑事判决中,宪法不宜引为论罪科刑的依据。所以C项判断错误,应当入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源于《宪法》的规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立法法》第78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全国人大制定的《合同法》也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应当依照《宪法》的文本或者基本精神来制定,故D项是错误的,应当入选。


  • [单选题]第 46 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王某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王某要求其正在大学读法学研究生的侄子王某某为其进行辩护

  • 解析:A项中,张某有权为自己进行辩护,自行辩护的时间贯穿整个刑事诉讼过程。B项中,指定辩护只发生在审判阶段。D项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同一时间内至多可以委托两名辩护人。

  • [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对于《联合国宪章》中的人权条款、《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些文献中的积极因素是支持和肯定的,并积极参与这些公约和履行这些公约中的合理义务,同时也把这些公约中的积极内容反映在国内的立法中,这体现了我国对于人权的积极态度。以下观点中错误的是:( )。
  • 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依赖于国际人权环境的发展,因此法制对于人权的保障起到间接的作用

  • 解析:「考点」法与人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权与法律的关系以及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和人权的国内法的保护方面的综合考点。

  • [单选题]为谋财绑架他人的,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不应当判处死刑?
  • 甲绑架并伤害被绑架人致其残疾的

  • 解析:

     


  • [多选题]关于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查本行政区域内较大的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 解析:

    较大的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级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无权审查权力机关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人力资源师 教师资格 秘书资格 电子商务师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者 公共营养师 管理咨询师 期货从业资格 行政执法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