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氟烷

题目:反复使用可致肝炎和肝坏死的吸入麻醉药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安全

    有效

    经济


  • [单选题]微孔滤膜在使用之前进行气泡点压力试验,目的是
  • 孔径大小


  • [多选题]以下过滤器,可用于滤过除菌的是( )
  • 0.22μm微孔滤膜

    6号垂熔玻璃滤球


  • [多选题]孕甾烷的化学结构特征是
  • 10位角甲基

    13位角甲基

    17 -侧链


  • [多选题]药物经济学的实施步骤包括
  • 确定研究的服务对象

    确定研究的时间范围

    确定分析的观点和范围

    确定分析的方法

    区分用药结果

  • 解析:药物经济学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的服务对象。一般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服务对象分为两类:①初级服务对象,包括各级政府卫生管理人员,医疗保险公司、临床医务人员;②次级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公众、大众传媒以及患者权利组织。(2)确定分析的问题。分析的问题包括分析目标和目标人群两个部分。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分析目标必然是一种药物治疗或几种药物联合治疗(以下均简称为目标药物)。目标人群的选择必须考虑未来卫生决策影响的人群特征,如病人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收入、居住地区、病史、疾病类型或亚型、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治疗环境等。(3)区分评价方案,包括基本比较物。基本比较物的选择是评价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应包括现有的最佳治疗(药物或其他)措施、一种低成本治疗措施以及疾病的自然转归过程(适用于无合适治疗措施的疾病,即不给予任何治疗的方案)。(4)确定分析的观点和范围。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分配社会有限的资源,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所以一般采用全社会的观点。其他的分析观点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医院、患者等。观点不同,成本和效益的计算方法及内涵也不同,对于非全社会观点分析,需要划定分析范围。(5)确定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用于分析的基准。时间范围的确立一般应以能够记录最重要的健康状态和成本变化为标准,其健康状态应包括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预料之外的副作用。(6)确定分析的方法。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建立理论模型,包括治疗后可能健康状态变化的分类,治疗后事件过程模型(如决策树模型),有关的统计学假设以及短期、中期、长期以及终期健康结果的概率计算。(7)确定是否进行增量分析。是否进行增量分析取决于基本比较物的种类。如果只有一种基本比较物,增量分析无法进行。增量分析仅适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比较物。(8)区分相关成本。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区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药物经济学研究所指的成本,固定成本不随治疗措施的改变发生变化。(9)区分用药结果。用药结果的表示方式取决于药物经济学分析的类型:成本效益分析采用货币单位表示,常用方法是意愿支付调查;成本效果分析采用健康结果变化单位,常用挽救的生命年或生活质量调整年(QALY)。(10)确定贴现率或时间偏好。经济学理论认为合理的贴现率应该是没有税收、完全竞争市场上风险为零的借款利率。理论上贴现率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社会机会成本法(SOC)和资本影子价格法(SIC)。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一定的贴现率。(11)区分不确定因素和进行敏感性分析,不确定因素的来源有3类:参数、分析模型和分析者。

  • [单选题]胆碱酯酶抑制药不用于
  • 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根据抗胆碱酯酶药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后水解速度的快慢,可将胆碱酯酶抑制药分为两类: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吡斯的明、毒扁豆碱等);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具毒理学意义)。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通过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可逆性抑制,达到使乙酰胆碱(ACh)在突触处的积累,延长并且增加了乙酰胆碱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青光眼及老年性痴呆等。如新斯的明,临床用于重症肌无力、腹气胀和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筒箭毒碱)过量中毒的解救。碘依可酯,是降眼压作用强而持久的胆碱酯酶抑制药,主要用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加兰他敏,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碘解磷定对急性有机磷杀虫剂抑制的胆碱酯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复活作用,用于解救多种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的中毒。多奈哌齐、道尼陪齐都是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适用于轻~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抗痴呆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儿科护理(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CT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