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K空间分段采集技术

题目:在心脏MR扫描中,为解决心脏运动伪影,应采用

解析:K空间分段采集技术将K空间分成8或16段,采用心电图门控触发的方法,使一段K空间的信号采集固定于心动周期的某一个时段内,达到心脏相对静止的效果。一个序列被分解在8或16次心跳完成,总时间也在一次屏气时间允许内,即解决了心脏跳动伪影问题。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 30年

  • 解析:1946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布劳克和柏塞尔发现MRI现象。1978年5月28日,他们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

  • [单选题]关于相位编码梯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与RF脉冲同步作用

  • 解析:利用相位编码梯度磁场造成质子有规律的进动相位差,用此相位差标定体素空间位置。在作用期间,体素所发出的RF信号并不利用。因此,相位编码梯度又叫准备梯度。其与选层梯度、频率编码方向垂直。先使用选层梯度场,然后相位编码,最后频率编码即采集数据。

  • [多选题]拟定CTA检查的患者,检查前48h可继续服用的是
  • 万艾可

    镇静剂

    阿司匹林

    β-受体阻滞剂


  • [单选题]成像过程中,潜影加热的适宜温度是
  • 120°C

  • 解析:PTG形成黑色影像的金属银主要来自热敏性银源,潜影加热温度120℃。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磁共振的局限性
  • 定量诊断

  • 解析:磁共振成像定量诊断困难,是其局限性之一。

  • [单选题]显示野不变,矩阵缩小一半和矩阵不变、显示野增加l倍,其像素大小
  • 两者相等

  • 解析:根据重建像素大小的计算公式:Pixel=DFOV/MATRIX可以求得证明。

  • 推荐下载科目: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中医护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公共基础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