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经常在总体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场合采用此方法
题目:关于等距抽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解析:等距抽样法不宜在过程具有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使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发现是合格品,则这条生产线正常运转的概率是________。
0.9884
[单选题]PDCA循环第二阶段的内容是( )。
按照制定的计划去执行
[多选题]下列关于排列图的描述正确的有( )。
排列图一般用于计数型/离散型数据
除其他项外,排列图上各分类项对应的矩形从高到低排列
排列图可帮助我们寻找主要的不合格类型或主要的不合格原因
排列图是建立在帕累托原理上的
解析:解析: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频率分为三类:在0%~80%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也即主要因素;在80%~90%间的因素为B类因素,也即次要因素;在90%~100%间的因素为C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排列图上显示前6项缺陷的累计频率为81%,则应该将前6项缺陷作为改进的次重点。
[单选题]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 )。
戴明
[多选题]在审核范围中应描述的内容有( )。
实际位置
组织单元
受审核的活动和过程
审核覆盖的时期
解析:解析:审核范围描述了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包括实际位置、组织单元、受审核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等内容。
[多选题]过程最终合格率与流通合格率的区别在于( )。
流通合格率旨在反映企业的“过程质量”能力
在一个多工序的过程中,每个工序经过返工后的合格率可能都很高,但流通合格率可能却很低
流通合格率能发现和揭示制造过程中的“隐蔽工厂”
解析:解析:过程最终合格率与流通合格率(RTY)的区别有:①RTY充分考虑了过程中子过程的存在,即隐蔽工厂的因素;②流通合格率RTY旨在提高企业的“过程质量”能力,过程合格率则是衡量企业的“制造能力”;③在一个多重步骤的过程中,每一过程的合格率可能都很高(例如都在90%以上),但流通合格率却只有50%或更低,RTY为50%,表示每两个投入单位只有一个单元在整个过程中一次做对,无须返工或变成废品,对于过程绩效的诠释更具洞察力。
[单选题]下列有关判异准则1的说法正确的是( )。
准则1可对计算错误,测量误差,原材料不合格,设备故障等单个失控作出反应
解析:解析:准则1可对参数μ的变化或参数σ的变化给出信号,变化越大,则给出信号越快;准则1可以对过程中的单个失控作出反应;在3σ原则下,准则1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α0=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