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呋塞米

题目:急性右心室ST段抬高心肌梗死慎用的药物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发展至浸润癌需要的时间为
  • 5~10年

  • 解析: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由宫颈上皮内瘤交(CIN)转变为浸润癌约需5~10年左右的时间。

  • [单选题]患者男,18岁,高三学生。既往学习成绩一贯优良,品德良好。据父母反映该生近半年来,可能因为学习任务太重,高考压力太大,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且变得孤僻不与人交往,对父母态度既冷漠又粗暴,失眠,有时自语自笑。精神检查时,该学生回答问题语词单调,对上述表现回答说压力太大,脑子变得空白,听不进老师讲课,记忆力变差,回答时面无表情。该学生最可能的诊断是
  • 抑郁症

  • 解析:抑郁症首要症状为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常沉思过去不愉快的事,遇事常往坏处想,精神不振,脑力迟钝、反应缓慢,对工作、学习缺乏信心,自我评价下降,对赞扬、奖赏无相应情绪反应,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故选B。

  • [单选题]患者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1条要求查阅复制病历资料时,医疗机构:
  • 应当提供

  • 解析:《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一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伤寒小结的主要组成细胞是
  • 巨噬细胞

  • 解析: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 [单选题]在环境污染物质中,一次污染物是指
  • 从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后,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 解析:污染物:指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包括:①化学性污染物;②物理性污染物;③生物性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进入环境,其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本身发生变化,或在环境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 [单选题]糖尿病病人出现糖尿的原因是
  • 部分近球小管对糖吸收达到极限

  • 解析:当血糖浓度超过8.88mmol/L时,尿中糖量增高,临床上称此时的血糖水平为肾糖阈值,可看作是部分肾单位重吸收功能达到饱和时的血糖浓度。

  • [单选题]属于Ⅱ型超敏反应导致的疾病是
  • 新生儿溶血病

  • 解析: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常见的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由IgG或者IgM介导。细胞上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时,由于补体、吞噬细胞或K细胞的作用、细胞被破坏。例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反应和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都属于Ⅱ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它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到毛细血管壁或组织中,激活补体或进一步招引白细胞而造成的。属于Ⅲ型的疾病有链球菌感染后的部分肾小球肾炎,外源性哮喘等。阿尔图斯反应是一种局部的Ⅲ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性变态反应。为免疫细胞介导的一种病理表现。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常见的类型是: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能使T细胞致敏。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另一个类型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是由某些病原体作为抗原性刺激引起的,见于结核病、梅毒等。此外,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

  •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眼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护士资格证考试 CT技师 内科主治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