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

题目: 女,50岁。腹胀、腹部持续性隐痛、发热1周,"肝炎"史10年,近3年来乏力、食欲缺乏、面色晦暗、间断性齿龈出血。查体:腹部膨隆,无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阳性。

解析:自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水迅速增长或持续不退,可有程度不等的腹膜炎体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常见的临床"三联征"为
  • 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 解析: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是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三联征"。

  • [单选题]肾上腺皮质肿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与Cushing病的鉴别,最有意义的试验检查是
  •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 解析:这是记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试题。Cushing病的病因是垂体ACTH分泌瘤(少数增生)引起的,ACTH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在组织学上是使肾上腺皮质增生,在功能上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增多,所以Cushing病是ACTH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肿瘤、腺瘤或腺癌是肿瘤自身分泌皮质醇增多,肿瘤自主性分泌不依赖于垂体ACTH,而且肿瘤分泌的大量皮质醇经负反馈抑制垂体ACTH和下丘脑的ACTH释放激素,血ACTH水平很低。虽然临床上都是皮质醇增多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表现,发生的机制却不同。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增高的尿或血中皮质醇不能被明显抑制,是皮质醇增多症的确诊试验,而使患者与正常人、各种肥胖等临床情况区分开;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具有病理诊断的意义,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2mg,每6小时1次,应用2天)通过负反馈调节能抑制垂体ACTH的分泌,而使尿(或血)皮质醇显著被抑制,抑制到50%以下,而不能有效地抑制肾上腺肿瘤分泌皮质醇,尿皮质醇抑制率不足50%,临床上可用来鉴别Cushing病与肾上腺性(及异位ACTH分泌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因此本题的正确选择是E。由于Cushing病在临床上不是常见病,在中小医院少见,多数考生没有实践经验或没有见过肾上腺肿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对曾学习过的教科书上的描述印象不深,显得本题难度较大。

  • [单选题]婴儿期计划免疫不包括
  • 肺炎链球菌疫苗

  • 解析:婴儿期计划免疫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初种年龄为2个月、3个月、4个月。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百日咳疫苗初种年龄为3个月、4个月、5个月。乙型肝炎疫苗初种年龄为出生时、1个月、6个月。肺炎链球菌疫苗不是计划免疫。故选B。

  • [单选题]与过期妊娠无关的是
  • 羊水过多

  • 解析:过期妊娠的原因为:①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子宫不收缩,延缓分娩发动;②头盆不称;③巨大胎儿;④家族遗传胎盘硫酸酯酶缺乏症。故选A。

  • [单选题]肿瘤分期是指
  • 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程度

  • 解析:临床上,肿痛分期主要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扩散程度,有无局部或远处转移。

  • 推荐下载科目: 普通外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