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题目: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解析:肝素能加强凝血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过量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合血小板减少,均不适合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适用于止血学检验,但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每毫升血液的肝素用量为10.0~12.5I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口腔医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规范中,"团结协作"的内涵是( )
  • 口腔医师正确处理同行和同事间的关系


  • [单选题]关于T细胞功能检测的皮肤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岁以内儿童因未致敏,所以无法对任何抗原呈阳性反应

  • 解析:2岁以内儿童因未致敏,只要有一种抗原皮试阳性,即说明T细胞功能正常。

  • [单选题]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 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 解析:溶血性黄疸时,血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素原和粪胆素原增加。由于游离胆红素与血浆清蛋白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而随尿排出,所以尿胆红素呈阴性。

  • [单选题]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 )
  • 红细胞数目

  • 解析: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红细胞数。

  • [单选题]在流式细胞术的样本前处理和荧光标记抗体反应中,正确的是
  • 同型对照抗体作用在于去掉非特异性染色的干扰

  • 解析:组织样本检测前需进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FITC对pH值特别敏感,当pH值<8时,其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E的荧光强度比FITC强19倍,故对低表达的CD分子应采用PE标记抗体检测;同型对照抗体作用在于去掉非特异性染色的干扰;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温度最好在20℃以下,温度升高荧光强度下降。

  • [单选题]紫外法测定蛋白含量的波长应为( )
  • 280nm或215/225nm


  • [单选题]关于脂蛋白描述错误的是
  • 中心为极性物质

  • 解析:脂蛋白中心为非极性物质,表面为极性分子,使其成为可溶性,便于运输。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药学(士) 医学检验(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