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无细胞壁

题目:支原体与细菌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解析:支原体无细胞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清中的冷反应抗体在多少摄氏度时与红细胞结合
  • 0~4℃

  • 解析: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冷反应抗体,在20℃以下(常为0~4℃)时与红细胞结合,同时吸附补体,但不溶血。当温度升至20~25℃时,补体激活,红细胞膜破坏而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解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 [单选题]AMI发生后,血中出现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 Mb

  • 解析: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

  • [单选题]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是
  • cTn

  • 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能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

  • [单选题]淋病奈瑟菌涂片检查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多分布在细胞外

  • 解析:淋病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形似肾或咖啡豆状,凹面相对;在脓性标本中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在慢性淋病标本中常位于细胞外。

  • [单选题]下列白细胞分类计算参考值中错误的是
  • 嗜碱性粒细胞0.5%~5%

  • 解析:嗜碱性粒细胞0~1%。

  • [单选题]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 CK和CK-MB

  • 解析: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小时之间,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 [单选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阳性病例占
  • 90%~95%

  • 解析:Ph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90%~95%,由此其阴性率为5%~10%。

  • [单选题]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的是
  • 清除速度常数

  • 解析:清除速度常数表示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的速度,K值增大,血药浓度下降。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推拿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MRI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