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抗核抗体

题目:女,30岁。近2个月中度发热,全身肌痛,四肢关节肿痛,口腔溃疡。尿常规示红细胞(+)/高倍视野,尿蛋白(++)。

解析:备选答案为5个抗体,考核自身抗体临床意义。抗核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达95%以上,而抗Jo-l抗体则出现在皮肌炎和多发肌炎中;抗Scl-70抗体出现在系统硬化病中;类风湿因子更多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阳性率很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多出现在系统性血管炎疾病中。根据题干,女性,30岁。以发热,关节炎,口腔溃疡和肾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正确答案应是抗核抗体。选择D,这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缺乏了解,被题干中关节肿痛所干扰。另有考生选择了B、C或E,则是考生不了解这些抗体的临床意义随意挑选的结果。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临床上,医生为简单、快速地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而自编的"入院记录表"属于
  • 调查表

  •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临床上心理评估的理解。智力、人格测验(A、D)是依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数量化测定,从而确定心理现象在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他评与自评量表(B、C)是以评估为目的,作为筛查工具而非诊断工具。

  • [单选题]急性肾炎常见于
  •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 解析: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又称感染后肾炎,一般继发于A族乙型溶血链球菌(GN)感染,是由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故选B.

  • [单选题]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出现的异常结果是
  • 病程早期血清补体C3降低

  • 解析:肾小球肾炎多有感染史,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80%~90%的病人血清C3下降,4至8周恢复正常。明显少尿时血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

  • [单选题]患者,女,70岁,因高血压、冠心病口服阿司匹林、卡托普利、普萘洛尔、硝苯地平、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用药过程中感觉四肢无力、肌肉酸痛、下肢肌肉疼痛,血磷酸肌激酶水平明显增高。出现上述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 辛伐他汀的副作用

  • 解析:辛伐他汀的副作用偶有横纹肌溶解症,可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酸痛,可出现血磷酸肌激酶水平增高,故选E。

  • [单选题]以下不支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断的临床表现是
  • 反复上腹痛伴呕吐咖啡样物

  • 解析:本题属对临床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试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发生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情况下,而我国的肝硬化多属于肝炎后肝硬化,因此支持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应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支持点。选项A、C、D、E均支持肝炎后肝硬化诊断,而选项B不是肝硬化的常见表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一般出血量较大,多为呕吐鲜血而不是咖啡样物,上腹痛并不是该病的特征,因此属不支持之项,故正确答案是上腹痛伴呕吐咖啡样物(选项B)。本试题难度中等。答题错误的原因是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典型表现认识不够。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发生在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基础上的认识不够。

  • 推荐下载科目: 儿科护理(正高) 内科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中西医结合执业 药学(中级)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