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血管外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最主要的场所是

解析:血管外溶血由脾脏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红细胞,起病比较缓慢,可引起脾大、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多无血红蛋白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18岁。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10天,服用感冒药症状改善不明显。体温正常,心率80次/分,左侧呼吸音明显减弱。胸部X线片可见肺压缩50%,胸腔外带透过度增强,膈角可见小液平面。既往无类似病史。最佳治疗方案首选
  • 胸腔穿刺抽气

  • 解析:本题为简单应用题。年轻人,突发胸闷,一侧呼吸音明显减弱,胸部X线片见肺被压缩,伴膈角少量积液,均为自发性气胸的表现;首次发病,应选用创伤小的有效措施,不过肺已经压缩50%,如果只是观察等待自行吸收,需要休息较长时间,因此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相关的抗体是
  • 抗dsDNA抗体

  • 解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相关的抗体是抗dsDNA抗体。

  • [单选题]宫口开全后,开始保护会阴的时机应是
  • 胎头拨露阴唇后联合紧张时

  • 解析:保护会阴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最小径线在宫缩时缓慢通过阴道口,是预防会阴撕裂的关键。接产者站在产妇右侧,当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故本题选D。

  • [单选题]免疫球蛋白不具有的作用是
  • 参与Ⅳ型超敏反应

  • 解析:免疫球蛋白可分为抗体和膜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见于其他体液和外分泌液,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地结合抗原。膜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在体内,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直接发挥效应,如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病毒的中和抗体可阻止病毒感染靶细胞,分泌型IgA可抑制细菌黏附宿主细胞等。在体外,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出现凝集、沉淀等现象。免疫球蛋白能激活补体;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如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通过胎盘和黏膜,在人类,IgG是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类型,母体的IgG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分泌型IgA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是机体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因素。此外,抗体对免疫应答有正调节和负调节作用。不参与Ⅳ型超敏反应

  • [单选题]开放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是
  • 封闭胸壁伤口,再抽气或胸膜腔闭式引流

  • 解析:开放性气胸是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自由进出胸膜腔。呼吸的时候,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得发生纵隔扑动。开放性气胸的处理要点是立即变为闭合性气胸,即先在患者呼气末封闭胸壁伤口,然后按照闭合性气胸处理原则行胸腔闭式引流。故选C。

  • [单选题]宫颈糜烂的分度是根据
  • 糜烂面积

  • 解析:根据宫颈糜烂面积的大小,把宫颈糜烂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是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 [单选题]一位外科手术前的患者,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这一现象是
  • 应激的情绪反应

  • 解析:心理应激是指人对外界有害物、外界的威胁、挑战等经过认知评价后,认为它将危害人的生存和所处地位时产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人体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但是,过强的、持久的心理应激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降低工作效率并导致心身疾病、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表现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均是焦虑情绪的表现。

  • [单选题]某患者近期发现肝大(肋下4cm),质硬,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伴低热、纳差,轻度黄疸,HBsAg(+),ALT40U/L,AFP800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原发性肝癌

  • 解析:患者乙肝标志物之一的HBsAg阳性,加之为混合结节性肝硬化,病因为乙肝的可能性最大,而原发性肝癌又多发生在乙肝肝硬化基础上。此患者近期肝脏增大,症状加重,且AFP明显升高,首先应考虑乙肝肝硬化基础的原发性肝癌。急性黄疸性肝炎不应有肝硬化征象,AFP也不应有明显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肝酶学又不高;大结节性肝硬化与体征不符合;胆汁性肝硬化虽多数肝脏不小,但往往有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病史,AFP也不升高。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结核病学(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