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机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
正确答案 :E
不能患得患失而停止前进
[单选题]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柱是( )。
正确答案 :D
道德
解析:中央文件提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单选题]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根据《国旗法》的规定,( )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解析:根据《国旗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外交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各自管辖范围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单选题]甲纺织品公司经海关许可进口保税毛料3000余吨(价值1200余万元),计划加工后出口。甲公司将该批毛料加工后,经理乙擅自销售给国内的一家大百货商店,由该店在柜台出售。然后甲公司利用虚假的出口报关单核销了该批保税毛料,偷逃应缴税额400余万元。甲纺织品公司构成何罪?( )
正确答案 :B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解析:B【解析】根据《刑法》第154条第1项的规定,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所以甲纺织品公司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单选题]下列有关古代法律或法典制定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贞观律》是在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律令的基础上完成的
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制定者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子产,而不是邓析,邓析是《竹刑》的制定者。可见,A项表述错误。《连坐法》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而不是李悝,李悝是《法经》的制定者。可见,B项表述错误。汉代的萧何在《法经》和《秦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九章律》,叔孙通是汉代《傍章律》的制定者。可见,C项表述错误。唐太宗李世民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全面修订律令,经过11年的时间,完成并正式颁布《贞观律》,唐代法典自此基本定型。可见,D项表述正确。
[多选题]选民王某,35岁,外出打工期间本村进行乡人民代表的选举。王某因路途遥远和工作繁忙不能回村参加选举,于是打电话嘱咐14岁的儿子帮他投本村李叔1票。根据上述情形,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AB
王某仅以电话通知受托人的方式,尚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王某必须同时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和村民委员会,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40条的规定,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本案中,王某电话委托投票是不合法的,应以书面形式委托,而且王某的儿子年仅14周岁,没有选举权,不能作为选民。据此,选项A、D正确。
[单选题]假设该省城镇就业人口占全省总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二,且两者各年龄段就业人口平均分配,则城镇哪个年龄段的失业人员人数最接近全省30一34岁年龄段失业人数?( )
正确答案 :B
25~29 $amp;>amp;>amp;>amp;>amp;$gt;
解析:设全省就业人口为l,则城镇就业人口为0.4,全省30~34岁年龄段失业率是5.O4%,则失业人数是0.0504,所以符合题意的城镇失业人口年龄段的失业率应该是0.0504÷0.4×100%≈12.6%,该失业率最接近25~29岁年龄段城镇人口失业率。
[单选题]一旦我们把某种东西认为是_______的,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正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确答案 :B
理所当然
解析: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足为奇。平淡无奇: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由来已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很久。句意为:一旦把某个事物看成是本就应该这样、完全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故应填“理所当然”。
[单选题]徐悲鸿以复兴中国画为己任,使之突破传统的束缚,并向现代化转型。为此,他对中西方绘画传统都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地吸纳了中西绘画传统的精华,并使之_______,形 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__________,继往开来,终成为一代宗师。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B
批判性 融会贯通 承前启后
解析:因为要突破传统的束缚,所以并不能仅仅继承性的吸纳,“创造性’,与“突破性”修饰“吸纳”显然不妥,所以选择B项。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承前启后:侧重于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承上启下:侧重于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文章结构方面。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须经国务院批准
解析:C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l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故A错误。第21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故8错误。第24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故C正确。第3l条第1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故D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