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18~37℃
题目:大多数血清学试验常用的温度范围是
解析:血清学试验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原理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最适温度为37℃,大多在18~37℃进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虫媒传播
解析:登革热(DF)是由1~4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单选题]含氮有机碱是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DNA的成分
尿嘧啶
解析:DNA的成分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单选题]立克次体病发3周内的抗体主要是
IgM
解析:立克次体病发病3周内的抗体主要是IgM,晚期恢复期则为IgG,只是在复发型斑疹伤寒(Brill氏病)于疾病早期出现IgG抗体。
[单选题]有关生物芯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芯片技术属于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解析:生物芯片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格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
[多选题]关于巴氏消毒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1.1~62.8℃30分钟
71.7℃15~30秒钟
解析:巴氏消毒法是用较低温度杀死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一种消毒方法,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此方法有两种:一是61.1~62.8℃,30分钟;另一种是71.7℃,15~30秒。
[单选题]用于区分霍乱弧菌的流行株和非流行株的试验是
山梨醇发酵试验
解析:霍乱弧菌两类菌株(流行株与非流行株)可通过噬菌体分型试验、菌株溶原性测定、山梨醇发酵试验和溶血试验进行鉴别。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是
粪-口传播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引起脊髓灰质炎,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隐性感染者,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单选题]人间鼠疫疫区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就地隔离病人,划分大小隔离圈,消毒,杀鼠,灭蚤
解析:1.人间的鼠疫是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由破损创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预防鼠疫的基本原则。①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疑似者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②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③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
2.鼠疫储存宿主为啮齿类动物(鼠、早獭)。鼠疫的传播方式是"鼠-蚤-人"。
[单选题]英文缩写"EB"代表的试剂是
溴化乙锭
解析: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