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题目:下列指标中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可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而不是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急性感染或炎症
解析: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组织坏死或损伤、急性失血、中毒及急性溶血等,其中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
[单选题]冷凝集试验正常参考值是
<1:40
解析:冷凝集试验阳性主要见于冷凝集素综合症患者,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均可引起冷凝集素效价继发性增高。冷凝集试验正常参考值是<1:40。
[单选题]不全角化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
固缩深染
解析:不全角化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细胞核固缩深染。
[单选题]在罗氏培养基上,经6周培养能生成菜花样菌落的是
结核分枝杆菌
[单选题]以下关于立克次体传播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汉赛巴尔通体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解析:汉赛巴尔通体感染与猫抓、咬伤有关。
[单选题]腹水中甲胎蛋白定量超过多少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引起的腹水有价值
>25μg/L
解析:当腹腔积液AFP>25μg/L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所致的腹水有重要价值。
[单选题]下列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CK和CK-MB
解析: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小时,3~4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 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