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0.10%
题目: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群补充含盐饮料时,适宜的氯化钠浓度为
解析:高温作业食盐的供给量要增加,每人每日15~25g,由于高温下因出汗致使钾丢失较多,所以除必要时直接口服氯化钾外,平时膳食中应增加含钾高的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各种蔬菜瓜果及鱼类;也可补充含钾的复合无机盐片,使钾的供给达到每日3 200毫克,可防止钾的缺乏。因高温环境下人的出汗量较平时呈数倍增加,可出现口渴、疲乏无力、尿少、脉搏加快、体温升高等,因此必须注意水的补充,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时应注意不能单纯补水,要同时补充一些无机盐,否则不但不能改善机体的失水状况,还会加重电解质的丢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阻碍碘吸收的矿物质元素是
钙
解析:阻碍碘吸收的矿物质元素是钙、镁、氟。
[单选题]婴儿哮喘营养治疗,除外
防止蛋白质的摄入
解析:初生婴儿的肠道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对外来蛋白产生过敏反应,而其中的主要致敏物质是牛奶中的β-乳球蛋白。母乳中含有sIgA,能增强呼吸道抵抗力,所以提倡母乳喂养或使用游离氨基酸营养粉喂养。
[单选题]糖尿病饮食的治疗原则除外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解析:糖尿病人饮食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总能量、平衡膳食、合理配餐、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水果适时适量、限制脂肪的摄入等。
[单选题]使用肠内和肠外营养的最主要的判断指标是
胃肠功能
解析:胃肠功能的好坏是使用肠内和肠外营养的最主要的判断指标。
[单选题]关于肾脏功能的描述哪项除外( )。
调节体温
解析:肾的生理功能不包括调节体温。
[单选题]我国食物中的脂肪酸主要是( )。
18碳脂肪酸
解析: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链的长度分为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少于6个),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6~12个)和长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超过12个)三类。一般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植物最丰富的脂肪酸含18个碳原子。
[单选题]对在36.7℃以上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注意氯化钠的补充,但每天最高不要超过
30g
解析:36.7℃以上时,每升高0.1℃,每天应增加氯化钠1g。但食盐也不能太高,约为25g或稍多,不应超过30g。
[单选题]重症肌无力的致病因素包括( )。
自身免疫
解析:重症肌无力是对突触后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所致。
[单选题]肠外营养液中加入的糖类一般为( )。
葡萄糖
解析:肠外营养液中加入的糖类一般为单糖葡萄糖,有氧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