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F

下肢静脉造影 穿刺插管静脉造影 顺行性静脉造影 逆行性静脉造影

题目: 患者女性,58岁,左侧下肢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站立及行走过久时加重,皮肤发绀,局部有溃疡形成。近期症状加重,考虑下肢静脉曲张。

解析:下肢静脉造影:顺行性静脉造影和逆行性静脉造影,穿刺插管静脉造影属于逆行性静脉造影。不用动脉造影,中心静脉法造影现在已不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辐射的生物效应分为 ( )
  • 非随机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 [单选题]男,58岁,右颈部肿块3个月,CT示右咽隐窝和咽鼓管闭塞,局部有软组织密度肿块,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 鼻咽癌

  • 解析:鼻咽癌最好发于咽隐窝及咽鼓管,常有淋巴结转移。

  • [单选题]关于康普顿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 康普顿效应所占比例随管电压升高而增加

  • 解析:光子与原子外层轨道电子作用时,光子交给轨道电子部分能量后,改变频率和方向散射,而轨道电子脱离原子轨道射出,这种现象叫作康普顿效应,也称为康普顿散射。入射光子以hv能量作用于原子外层电子,该电子吸收足够能量脱离原子轨道,与入射方成角射出,称为康普顿反冲电子,而入射光子损失部分能量后,改变频率和入射方向成角散射,称为散射光子。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结合能较小的外出轨道电子相互作用,只有光子能量远大于外层电子的结合能时(约大于10000倍),才容易发生康普顿效应。

  • [多选题]关于骶髂关节前后位体位与中心线叙述正确的是
  • 向头侧倾斜10°~25°

    对准两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射入检测器

  • 解析:骶髂关节前后位体位是受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床面中线重合。双下肢伸直或双髋和双膝稍弯曲并用棉垫稍垫高,使腰椎摆平。照射野和探测器上缘超出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源-像距离(SID)为100cm。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25°,对准两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探测器中心。

  • [单选题]男,35岁,右眼痛2个月。CT示右泪腺增大,边缘模糊,眶壁骨质正常,增强扫描示泪腺轻度强化,应诊断为
  • 泪腺型炎性假瘤

  • 解析:眼眶炎性假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见,泪腺型一般单侧发生多见,有眼周不适或疼痛,眼球转动受限、眼球突出等,泪腺型表现为泪腺增大,边缘模糊,眶壁骨质正常,可呈轻度强化。

  • [单选题]关于梯度切换率,叙述错误的是
  • 梯度切换率越高,表示梯度线圈通电后梯度磁场达到最大值需要时间越长

  • 解析:梯度切换率反映了梯度磁场达到某一预定值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梯度磁场的变化率,定义为梯度磁场强度除以爬升时间,单位为mT/m/ms或T/m/s。梯度切换率越高,梯度的开启时间越短,梯度磁场强度爬升越快,扫描速度越快,从而实现快速或超快速成像。

  • [单选题]导管粗细一般指外径,常用的单位是
  • F

  • 解析:导管粗细一般指外径,常以“F”表示,1F约相当于0.333mm。临床应用中要根据血管的粗细选用不同直径的导管,成人常用5F和4F导管。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眼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MRI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