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7.0~10.0MHz
题目:腮腺检查时最常用的超声波频率是
解析:腮腺属于浅表器官,应用高频探头检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腹围主要反应哪个内脏器官发育情况
肝
[单选题]舌色淡白兼有白滑苔常提示( )
寒湿
[多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的改变,叙述正确的有
尿淀粉酶增高迟于血清淀粉酶升高
尿淀粉酶下降较血清淀粉酶下降晚
坏死性胰腺炎尿淀粉酶不一定升高
解析: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血清淀粉酶升高未必就是胰腺炎,必须严格区分。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原因可能是淀粉酶消耗殆尽。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认识到这点非常有利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但尿淀粉酶值受患者尿量的影响。故选ABD。
[单选题]颈部静脉血栓的超声特点,错误的是
探头加压时管腔可压瘪
解析:有血栓时管腔不能被压瘪。
[单选题]下甲状旁腺异位到胸骨后,最常见的原因是
重力影响
[单选题]鼻疾应选( )
迎香
[单选题]声源与接收体作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频移现象称为
多普勒效应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声源(反射体)与接收体作相对运动时,接收体在单位时间内收到的振动次数(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单选题]关于脾脏的测量,错误的是
脾长轴断面呈类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脾厚径
[单选题]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Ⅲ型超声声像图特征是 ( )
左右房室瓣共瓣,无腱索相连
解析: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同时存在,融合成为一大缺损。依据共同瓣的形态及腱索附着位置分为:A型,约占75%,共同瓣可分为二尖瓣与三尖瓣,各自有腱索附着在室间隔缺损的顶端或两侧;B型,少见,共同瓣可分为二尖瓣与三尖瓣,腱索不附着在室间隔上,而附着在室间隔右室侧;C型,共同房室瓣无二、三尖瓣之分,腱索呈漂浮状,约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