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
Ⅱ Ⅶ
题目:可存在于血清中的凝血因子包括(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述正确的是
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不发生
[单选题]蚕豆病属于什么疾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
[多选题]存在溶血的实验室依据
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单选题]男性,45岁,农民,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未触及。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腹部B超示肝脾不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正常结构破坏,并发现R-S细胞。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应是
放疗+化疗
[单选题]关于再生性核左移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类白血病反应时核左移不明显
[单选题]成熟红细胞更替时间是
120d
解析: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阶段,分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网织红细胞经约48h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C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红细胞膜缺陷
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选题]下列有关单向扩散试验平板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将抗体或抗血清混入3.0%琼脂糖内
解析:平板法是将抗体或抗血清混入0.9%琼脂糖内,未凝固前倾注成平板,然后在上打孔,将抗原加入孔中,放37℃让其自由扩散,24~48小时后可见孔周围出现沉淀环,测定环的直径或面积计算标本中待测抗原的浓度。
[单选题]B细胞区分B1细胞与B2细胞的依据是
CD5
解析:成熟B细胞均表达CD19,依照有无CD5的表达,可将B细胞区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B1细胞为CD19和CD5双阳性,而B2细胞仅为CD19阳性CD5阴性,B2细胞为通常所指的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