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增加

题目:血小板第三因子缺乏症,下列哪一项试验是错误的

解析: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缺乏症亦称血小板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的血小板膜磷脂的结构或成分有缺陷,故其表面缺乏凝血因子Ⅴa和Ⅹa的受体,致使血小板不能有效地提供凝血催化表面,引起凝血机制异常,表现为白陶土凝血时间延长。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处于
  • 无活性状态

  • 解析:凝血因子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一般处于无活性状态。

  •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贫血的原因有
  • 瘤细胞骨髓浸润

    出血

    肾功能损害

    营养不良

  • 解析:骨髓瘤引起贫血的原因是瘤细胞骨髓浸润、出血、肾功能损害引起肾性贫血及营养不良。

  • [单选题]室间质量控制的重要目的是为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 )。
  • 准确度


  • [单选题]关于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脆性大的红细胞不易溶血

  • 解析:一方面,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酶活性减低、膜生理功能所需能量减少、膜脂质成分发生变化,使红细胞膜变形性减低、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容易被脾脏“阻滞”而吞噬、破坏;另一方面,衰老红细胞膜表面所带负电荷减少、红细胞间排斥效应减低、易于聚集、体积增大,使红细胞容易被脾脏“阻滞”而吞噬、破坏。

  • [多选题]原发性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特点
  • 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

    临床症状常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电泳常出现宽β带

    TG和TC都会升高

  • 解析:考查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及临床特点,原发性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多因ApoE基因突变所致。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CLL血象特点
  • 大淋巴细胞,形态正常


  • [单选题]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 DNA合成障碍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与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介导因素有关。

  • [单选题]粪便标本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几天
  • 3天

  • 解析:粪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1小时内检验完毕,隐血试验应连续检查3天。

  • [单选题]区分AML与CML的主要依据是
  • 粒系细胞的分化程度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