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在我国多见 外周血中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30% 90%以上表达T淋巴细胞抗原
题目:关于CLL不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临床常见的蛋白尿是
肾小球性蛋白尿
解析:肾小球性蛋白尿是临床最多见的蛋白尿。
[多选题]下列哪些说法符合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比霍奇金淋巴瘤差
多数病人有发热
少数患者并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多选题]关于纸片扩散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操作简单,试剂费用相对较低
定性试验结果易理解,但未覆盖厌氧菌、棒状杆菌属等
难以准确检测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肠球菌
难以准确检测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
难以准确检测某些苯唑西林异质性耐药葡萄球菌
[多选题]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的活性片段有 ( )
C5a
C4a
C3a
[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说法中错误的是
终点法必须在聚合产生絮状沉淀之后进行浊度测定
解析:终点法是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即复合物形成后作用一定时间,通常是30~60分钟,复合物浊度不再受时间的影响,但又必须在聚合产生絮状沉淀之前进行浊度测定。速率法是在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两者结合的速度。速率法是测最大反应的速度,即反应达到顶峰时的峰值。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在几十秒内得血结果,峰值的高低与抗原的量成正比,峰值出现的时间和抗体浓度、抗原抗体的亲和力直接相关。速率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比终点法好。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单选题]下列细菌种既有荚膜又有芽孢的是
炭疽芽孢杆菌
解析:炭疽芽孢杆菌在机体内或含血清培养基上可以形成荚膜,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