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5%葡萄糖注射液
题目:高渗性缺水的治疗常用( )
解析:高渗性缺水的治疗包括:(1)尽早去除病因。(2)补充水分,不能经口补充者,可以经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3)补水同时适当补充钠盐。(4)尿量达40ml/h后应补充钾盐。(5)经补液后酸中毒仍未能完全纠正者,应给碳酸氢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需做皮试的是( )
青霉素
链霉素
有机碘造影剂
[单选题]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 )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解析: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力量是有效胶体渗透压。正常人血浆胶体渗透压为28mmHg,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为5mmHg,两者之差即为有效胶体渗透压,约为23mmHg。
[多选题]正常人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有( )。
凝血酶原无活性
血液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起作用
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血流速度快
[多选题]下列热型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的有哪些?( )
间歇热
回归热
[单选题]正常成人心率为( )
60~100次/分
解析: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一般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
[单选题]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是( )。
心电图的P波
解析: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单选题]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 )
脂类、蛋白质、糖类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膜上脂类主要有三种:磷脂、糖脂和胆固醇。而核酸与细胞膜组成无关。
[单选题]心尖部哪一心音最强?( )
S1
解析:正常心音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
[单选题]炎症早期较常见的炎细胞是( )。
中性粒细胞
解析: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常见于炎症早期、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